“三力促三能”乡村振兴添活力

版次:A01  2024年08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年来,大通区坚持从党建聚力、人才发力、产业合力三方面下功夫,激活乡村振兴活力动能。

党建聚力,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动能”。拧紧责任链条,以上率下实行“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区委书记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示范带动区领导干部包镇带村、街镇领导班子包村联户、村干部走村入户,将乡村振兴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通过观摩互鉴、上台述职答辩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机制,构建考评工作闭环,形成齐心协力抓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建强骨干队伍,以强化理论学习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区委党校作用,先后轮训村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860人次,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培训59次,实施乡村振兴村“两委”学历提升工程,近两年组织45岁以下村“两委”干部参与学历提升30余人,促进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

人才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源头动能”。着力培育本土人才,依托全区72个远程教育站点和4个学用基地,聚焦种植养殖、传统手艺和网络电商等重点内容,采用“人才点菜+组织配菜”模式,定期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开展逐村逐企送课式培训,让培训内容“实效”更“实用”。2023年以来,全区开展“边看边讲边示范”技术培训活动62场次,累计培训农业技术、电商直播等各类乡村人才730余名,全面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硬实力。着力落实人才回引,开展区外大通籍人才摸排,分级分类建立区、镇、村三级“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全区共储备优秀实用人才460余人。聚焦乡贤能人、致富能手、本地大学生等群体以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为人才返乡契机开展“归雁行动”,通过亲情感召、召开座谈会、联系服务等方式,加强人才与家乡之间联系交流,促进人才回乡、智力回哺。

产业合力,解锁乡村振兴“发展动能”。坚持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村集体+农户+企业”产业模式,培育红光村葡萄和秋月梨、马庙村瓜蒌子、窑河村甲鱼和大闸蟹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依托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村集体自筹资金等渠道,培育水果类冷库加工厂、粮食种子烘干仓储中心、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延伸发展链条,充分利用大通区“万人坑”教育馆和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以及民国小镇、百年梨园、高塘人家等丰富文旅资源优势,按照“党建+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着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采取城乡党组织联建,双向交流,精心谋划“淮南新四军纪念林景区—民国小镇—中州酷街—高塘人家”特色旅游线路,打造美食文化商业街、网红互动演艺表演等多元高复合业态,将农庄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推动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本报通讯员 方 璐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