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这个看似遥远却可能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疾病,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一旦发病,其严重的症状和潜在的致命风险,使得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以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破伤风的病原体及致病机制
破伤风的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这是一种厌氧菌。在自然界中,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动物粪便等环境中。它能形成芽孢,芽孢具有强大的抵抗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
当人体出现开放性伤口,尤其是污染严重、较深的伤口时,破伤风梭菌就有了可乘之机。芽孢进入伤口后,在缺氧的环境下会发芽并繁殖,释放出破伤风痉挛毒素。这种毒素是导致破伤风症状的主要元凶。
破伤风痉挛毒素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它能够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逆行向上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脑干的舌下神经核,与这些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阻止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正常情况下,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抑制肌肉的收缩,当它们被阻止释放后,肌肉就会出现持续的兴奋和痉挛。
二、破伤风的症状
破伤风的症状可以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伤口周围的疼痛、红肿、渗出等炎症反应,但这些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全身症状则较为严重,通常先从咀嚼肌开始,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等症状,随后逐渐累及面部肌肉、颈部肌肉、背部肌肉、四肢肌肉等,导致肌肉强直和痉挛。患者可能会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头后仰、背部后弯、身体呈弓形)、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高热、出汗、心率加快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三、破伤风的诊断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外伤史、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受伤的情况,包括伤口的性质、深度、处理方式等。同时,结合患者出现的肌肉痉挛、强直等典型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对破伤风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可以通过伤口分泌物的涂片和培养来查找破伤风梭菌,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包括伤口处理、中和毒素、控制肌肉痉挛、抗感染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
1.伤口处理:彻底清创是治疗破伤风的关键。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和脓液,并用氧化剂(如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破坏破伤风梭菌的生长环境。
2.中和毒素: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中和血液中游离的毒素,减轻症状。
3.控制肌肉痉挛: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和肌肉松弛剂(如氯丙嗪、硫酸镁等)来缓解肌肉痉挛和强直,改善呼吸功能。
4.抗感染治疗:选用青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杀灭伤口内的细菌,防止感染扩散。
5.支持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五、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伤口和进行主动免疫。
1.伤口处理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去除伤口内的异物和污垢。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对于较深、污染严重的伤口,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必要时缝合伤口。
2.主动免疫
破伤风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破伤风疫苗是吸附破伤风疫苗(TT),儿童通常在出生后的3、4、5月龄和18至24月龄各接种一剂,6岁时再加强一剂。成人如果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也应进行全程接种,共3剂,分别在第0、1个月和7至12个月接种。
加强免疫:完成全程接种后,一般每10年需要加强一剂破伤风疫苗。如果出现严重的创伤或污染伤口,即使距离上次接种时间不足10年,也应加强接种一剂。
3.被动免疫
对于伤口污染严重、较深或受伤后超过24小时未处理的患者,除了进行伤口处理和主动免疫外,还应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六、常见误区
在对破伤风的认识和处理上,人们常常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及纠正:
误区一:只有生锈的铁钉刺伤才会引起破伤风
纠正: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任何污染严重、较深的伤口都有可能感染破伤风,而不仅仅是生锈的铁钉刺伤。
误区二:小伤口不需要处理,不会得破伤风
纠正:即使是小伤口,如果伤口较深、污染严重,也可能为破伤风梭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引发破伤风。
误区三:受伤后超过24小时再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就没有用了
纠正:虽然受伤后尽早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效果更好,但即使超过24小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仍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误区四:只要打过破伤风疫苗就不会得破伤风
纠正:破伤风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终身的,需要定期加强免疫。如果在保护期外受伤,且伤口符合破伤风感染的条件,仍有可能发病。
了解这些误区,有助于我们更正确地认识和预防破伤风,避免因错误的观念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破伤风是一种古老而严重的疾病,但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及时诊断和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它的发生和危害。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破伤风,重视破伤风的预防,让我们的生活远离破伤风的威胁。
(作者单位系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