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合理用药知识知多少

刘 琳

版次:A04  2024年08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够发挥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存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及偏性。因此,需谨遵中医用药特征,有效、科学且安全的使用中药,将其应有疗效充分发挥出来,让中药造福众生。

1、中药煎煮常识

①选择合适的煎药器具。煎药时,尽可能选择陶瓷器、玻璃、不锈钢锅和砂锅等,避免使用铜锅、铝锅以及铁锅。

②选择正确的浸泡方法。煎药之前,在锅中放入药物,加入干净、适量的冷水对药物进行浸泡,一般以超出药面三厘米到五厘米为准,浸泡时间一般选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③选择正确的煎煮方法。每剂可煎煮两次。首次煎煮需要使用大火煮沸浸泡的药物,紧接着改成中小火,以保持药物的沸腾状态。第二次煎煮,需要增加适量的水,淹没药物表面即可,火候与首次煎煮相似,煎煮期间最好加上盖子。

④选择合适的煎药时间。药物煮沸之后方可计时,一般情况下,煎煮15分钟到20分钟即可;对于某些解表、理气、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煎煮5分钟到15分钟;对于某些质地坚硬、滋补类型的药物,煎煮40分钟到60分钟。

⑤正确滤取药液。结合患者的年龄与病情实况等确定药液煎取量。若为成年患者,则每次服用250毫升到300毫升,一剂如果煎煮2次,需将总量控制在500毫升到600毫升。一剂如果煎煮3次,需将总量控制在750毫升到900毫升。儿童视具体情况斟酌减少药量。

2、中药使用常见误区

误区一: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大部分中药取自天然动植物,药性相对温和,极少出现毒副作用。不过,受此影响,有一些人会认为中药没有任何毒副反应。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若是长期、大量服用某一药物,也会增加毒副反应风险。

误区二:药性缓慢不可参与急救。其实不然,中药是能够用于急救的。比如,四逆汤、参附汤等均是古人用于紧急救治患者的中药方剂。只要做到精准辨证,正确用药,中药一样可被用于紧急救治患者。

误区三:夏季不适合服用汤药。某些人认为中药汤剂在夏季不方便煎煮,也不方面服用。其实不然,例如藿香正气水、清暑益气汤等均是适合夏季服用的中药汤剂。

误区四:盲目使用补益类药物。补益类中药在滋补阴阳、滋补气血上有偏向,并非所有人都适用。若是没有经过临床专业医生的诊断,便长时间盲目用药,则难以发挥滋补效用,甚至诱发更多合并症。故适用滋补类中药需按照病情,辨证用药,以实现预期疗效。

3、服用中药汤剂不可滥加糖

某些人在服用中药汤剂时,习惯性在其中加入冰糖、红糖、白糖或者蜜糖等,以糖水送服,使苦味被冲淡或者消除,殊不知该做法会影响临床疗效。第一,由于各种糖均可归为中药的范畴,味甘,可发挥补需之效,若原发病是邪实之证,非但不能驱邪,还会使原有病情变得更严重。第二,因中药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中药成分,如蛋白质、鞣质等,会与含杂质的红糖产生化学反应,引起药液性状变化,既会对药效造成影响,又会使患者健康受到威胁。第三,由于糖能够使部分退热药效果难以完全发挥出来,干扰人体对药液中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吸收。第四,部分健胃中药是借助苦味或者其他异味对消化腺分泌形成刺激,而发挥健胃之效的,添加糖后势必会影响疗效。可见,服用中药时,不可以滥加糖。

4、正确服用中成药

一是定量服用。中成药物能够治疗疾病,药量灵活性较强,有时很难精准掌握。有的中医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专门注明每次服用中成药的剂量,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患者需重视阅读并理解药物使用说明、标签中涉及的内容。某些小粒丸中成药剂标注每一次治疗需要服用的克重,但并没有说明一粒药有多重,患者常常对此感到困惑。碰见这一状况时,患者不能害怕麻烦,需要向执业医生问清楚具体的换算方式或者每一次服用药物的剂量。中药并非完全无毒,某些药性剧烈的中药,稍稍超出人体用量限制,便会造成一定损害。

二是关注服药的禁忌。认真对待服用中成药的剂量,并且不可忽视药物相关禁忌症。服用药物之前需要对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认真、详细阅读,明确用药禁忌症。但凡涉及用药说明书中的禁忌事项,需按章执行,最好避免服用。对于老年体虚患者、孕妇以及儿童,谨慎用药,若中成药药性猛烈,需酌情减少用药量。

三是关注服药的时间。如若疾病发生部位在胸膈以上,一般遵守先进食、后服药的原则;如若疾病发生部位在心腹以下,一般遵守先服药、后进食的原则;若服药时间没有作出特殊规定,可以选择在空腹状态下服用中成药,或者选择在饭前服用;由于大部分食物会影响人体对中药的吸收,故建议在饭前服用,以保药物正常吸收,同时将药效充分发挥出来;慢性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时间用药,建议保持良好用药行为习惯;某些中成药用于特定病症的治疗,无需强调按时用药或者空腹用药。另外,睡前服用安神药物最佳。

四是关注服药的方法。服用中成药的方法也十分讲究,比如,服用大粒蜜丸剂时,正确步骤为使用小刀将药丸分成小粒,紧接着分几次使用温水送服,以避免梗阻窒息。若想快速吸收药物,同时将药效完全发挥出来,最为合适的做法便是,将捣碎药丸,并混合少量的温水,调制成糊状,后采用温水送服。

五是关注服药的反应。与其他药物相似,中成药也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毒副反应,对此,需予以高度警惕。但凡服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如瘙痒、皮疹和发热等,均需即刻停药,前往医院接受诊疗。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