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湖北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似一颗古朴的明珠镶嵌在武陵山腹地,对世人深入了解巴文化历史脉络,探索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上古及先秦时期,这里是廪君巴人的聚居地。所谓“一江一古城”,清江古名夷水,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河流。《水经注》记载:“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古城自东晋开始筑城,号施王屯。施州得名,始于北周建德二年,位于六角亭的老城区,依山修补为城,城下环江临水。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自北周573年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百余年的古城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城郭依稀。雍正七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设施南府,结束了340多年的土司卫所时代。作为土家族祖先巴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巴渝文化、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土家、苗、侗等各民族文化在这里齐放异彩:西兰卡普织锦、土家吊脚楼、撒叶儿嗬、恩施女儿会、灯戏、傩戏等等,无一不体现出多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妙绝伦。
此外,恩施还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苏区城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先后建立了以恩施地区为中心或重要组成部分的4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战争年代,恩施全境先后建立起联县苏维埃政府1个、县苏维埃政府7个,苏区及主要游击区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40%以上,全区域参加革命的青壮年达9万余人(其中参加红军的近万人),为革命而牺牲的达1.2万余人。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成为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司令部所在地,为护卫西南大后方、夺取抗战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
古城历经千百年沧桑变迁,有着悠久的历史、留存着灿烂的文化和朴实的民风。古风遗韵叙述着施州文化的漫漫历程,如何让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与时代共同进步,值得我们深思。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做好古城文化的守护与传承,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是传承古城历史文脉、激起施州大地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
一是要坚持将保护传承纳入州城发展规划。系统规划,综合考量,把握重点,打造亮点,与灿烂的土苗民族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形成合力,推进对恩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要制定激励性政策,鼓励专家学者、民间巴文化协会等组织深入研究恩施传统文化,整理出版相关文献,以便后人学习借鉴。同时,利用扶贫政策与打造品牌相结合,将区域性旅游开发作为推进经济产业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如古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要实现旅游产业化,单靠地方力量很难聚拢资金并形成宣传合力。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扶贫政策倾斜,制定和落实对红色资源旅游项目、土地、资金的相关扶持条款,利用当前旅游招商模式来开拓市场,促进古城红色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
二是要坚持将保护传承与宣传教育深度融合。今天的恩施老城区仍保存着大量的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古街巷道以及革命战争年代和抗战时期的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建筑风格、音乐舞蹈、手工艺品制作以及民间传说和故事等,都展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深入挖掘和探究这些地域文化的根源、内涵以及与本地民族生产生活的关系,对于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打造一批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景区的典范,创建优秀文化的教育、实践和产出基地,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同时,利用融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庆祝活动以及国庆长假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古城旅游系列宣传推介会,扩大恩施州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三是要坚持将保护传承同文旅产业有机结合。促进文旅融合,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这是推进恩施地区文化保护传承的必由之路。要充分挖掘恩施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统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和融合。可以创新发展方式,以施州古城文旅公司为依托,实行“投、融、建、管、营”一体化运作,采取合资、融资等形式,以景促融、以文促融,构筑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同时,通过系统营销推陈出新,发起“跟我去恩施吧”“幺妹带你老城耍”等话题营销或旅游营销事件,定期在恩施老城开展“寻宝”打卡等文旅体验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感;聘请本土作家撰写有关恩施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剧本,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来引流,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从而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为文旅融合提供助力。
总之,恩施古城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元的文化元素,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我们要注重对其进行保护与研究,坚持传承和弘扬相结合,利用现代理念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作者单位系中共湖北省恩施州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