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视频账号都是医生本人运营吗?未必。一些穿白大褂、有平台认证的“权威”医生,可能只是被背后运营团队操纵的“摆拍演员”。
媒体日前调查发现,一些医疗科普视频账号虽是医生本人出镜,但是从文案策划到广告投放再到开展营销,都由旁人提供一条龙服务。部分运营团队在医疗健康知识上是“小白”,有的为了流量出剧本、编故事,有的发布的“伪科普”还被权威机构公开批驳。
这件事的可怕之处在于,产出同质化、庸俗化、甚至“伪科普”视频的不是假医生,而是通过了平台资质认证、有执业资质的真医生。他们公信力强,发布的内容自然容易获取人们信任。此前就有多名受骗患者表示,之所以会在网上看病买药,主要冲着三甲医院专家来的,这些专家不仅在视频平台上进行了认证,且信息在三甲医院官网都能查到,让患者信以为真。然而,若是真医生成了“摆拍演员”,配合运营团队带货、卖药,危害比假医生更大。
无论是网友,还是监管部门、网络平台,都有必要警惕类似外表为真、内里为假的现象。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整治医疗“自媒体”乱象,比如,中央网信办近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就提出,重点整治冒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各大平台也在对有关账号进行封禁等处理,让一些所谓的“网红医生”栽了跟头。可就像某运营团队负责人所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充其量就是“医疗自媒体账号越来越难做”。不让假医生误导公众,就有人借助真医生的身份继续进行不法操作,说明现有政策起到了一定约束作用,但也说明对隐性变异行为还需持续规范。
说到规范,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个问题,即该如何看待医生与运营团队之间的合作。平心而论,医生要给患者看病,还要做科研,能挤出上网做科普的时间不多。有医生透露:“以普通医生的工作量而言,日更一条视频基本是极限。只有跟公司合作的医生,才能高频更新。”一方懂专业知识,一方懂流量,恰当的合作对双方、公众而言,都是好事。落实到现实中,要想发挥出正向作用,还有很多前提条件,尤其是医生要有把关意识和责任心,不能当甩手掌柜。而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跨科室科普”现象,即什么流量高说什么、管它在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的视频大打色情“擦边球”,已经不是医生是否把关到位、而是想不想把关的问题了。
对此,医生加强自我约束是一方面,其所在医院的监督也至关重要。许多医院要求有自媒体账号的医生备案登记,并向医生告知发布短视频的科学严谨原则。以具体的配套措施对“伪科普”视频、违规医生及时出手干预,也是维护医院形象、避免公众被误导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