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这个看似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脑梗死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脑梗死的世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异常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栓一旦阻塞血管,就会使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失去血液供应。
2.栓塞:如前文所述,心脏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导致血管阻塞。
3.低灌注:当血压过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血容量不足时,脑部血液灌注不足,也可能引发脑梗死。
二、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了解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据统计,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是正常人的数倍。
2.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血管内脂质沉积,使血管狭窄。
3.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影响血液循环。
4.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和痉挛。
5.酗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
6.肥胖:肥胖者往往伴有代谢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7.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老化,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8.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脑梗死病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9.心脏病: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脑梗死。
10.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久坐不动、高盐高脂饮食、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
三、脑梗死的诊断方法
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估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初步判断是否为脑梗死。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是诊断脑梗死的常用方法,可在发病24小时后显示梗死灶,但对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相对较低。
(2)头颅MRI
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更为敏感,能在发病数小时内发现病变。
(3)脑血管造影
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和病变情况。
3.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查找病因。
四、脑梗死的治疗手段
脑梗死的治疗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挽救受损的脑组织,减少残疾和死亡的发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3)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溶栓治疗
在发病4.5小时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6小时),如果没有禁忌症,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如阿替普酶,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例如,一位55岁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经过评估后进行了溶栓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3.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4.抗凝治疗
对于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5.血管内治疗
包括机械取栓、血管成形术等,适用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
6.神经保护治疗
使用依达拉奉等药物,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7.康复治疗
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功能。
五、脑梗死的预防措施
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远比治疗更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改变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
(2)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3)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
3.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脂、血糖、血压、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4.预防心源性栓塞
对于患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六、脑梗死的预后与康复
脑梗死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梗死的部位、面积、治疗是否及时、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等。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减少残疾和死亡的发生。
康复是脑梗死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包括运动康复、语言康复、认知康复等。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和家属要有耐心和信心。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通过了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如果不幸发生脑梗死,要及时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让我们共同关注脑健康,远离脑梗死的威胁,拥抱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