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胃中的“不速之客”

欧 璇

版次:A03  2024年08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人体消化系统的神秘世界里,有一种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的微生物,它的存在常常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困扰。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胃中的“不速之客”,揭开幽门螺杆菌的神秘面纱。

一、幽门螺杆菌的形态与特征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呈螺旋形的细菌,长约 2.5至4.0微米。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如鞭毛,使其能够在胃黏膜的黏液层中灵活运动。幽门螺杆菌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它喜欢生活在胃黏膜的表面和黏液层之间,这里的酸性环境相对较弱,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二、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口口传播:这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共用餐具、水杯,以及家长咀嚼后喂饭给孩子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此外,接吻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

2.粪口传播:如果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当污染了水源或食物,而其他人接触或食用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3.医源性传播:在进行胃镜、胃管等侵入性检查或治疗时,如果器械消毒不彻底,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

三、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多种胃部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胃炎

无论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炎症的发生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2.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破坏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更容易侵袭胃壁,从而导致溃疡的形成。

3.胃癌

虽然并非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会发展为胃癌,但长期的感染和炎症刺激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生物致癌因子。

4.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这是一种较为少见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的胃部恶性肿瘤。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部分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

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消化不良

如腹胀、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尤其是在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

2.口臭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口腔中存活,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异味,导致口臭。

3.上腹部疼痛

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可能是隐痛、钝痛或烧灼样疼痛。

如果感染导致了严重的胃部疾病,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还可能出现周期性、节律性的疼痛,如胃溃疡常在餐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空腹或夜间疼痛。

五、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

要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通常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以下是常见的诊断方法:

1.尿素呼气试验

这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患者口服含有尿素的试剂,如果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它会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判断是否感染。

2.胃镜及活检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医生可以从胃黏膜上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还能通过特殊染色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3.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曾经感染过,但不能确定当前是否处于感染状态。

4.粪便抗原检测

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的抗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应用相对较少。

六、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一旦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且存在相关的疾病症状或高危因素,通常需要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四联疗法,即使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和一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连续服用10至14天。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按时服药、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中途停药。同时,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可能不同,医生会根据当地的耐药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结束后,应在停药4周以上进行复查,以确定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根除。

七、幽门螺杆菌的预防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更换牙刷,餐后漱口,有助于减少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

3.避免亲密接触

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不进行口对口喂食,情侣间避免过度亲密的接吻。

4.提高自身免疫力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抵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八、特殊人群与幽门螺杆菌

1.儿童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是否需要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和并发症,不建议过早进行根除治疗,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免疫系统可能会自行清除感染。但对于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严重疾病的儿童,则需要积极治疗。

2.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和药物禁忌证,也可以进行根除治疗。但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一般不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除非出现严重的胃部症状或并发症。治疗应推迟到分娩后进行。

(作者单位系东莞康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