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以“质”求变,让产业发展拓潜力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记者调研发现,当前,各地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这个从实验室走出的“黑科技”,正应用到河湖水库的监测中。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鲍捷告诉记者,基于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微型光谱仪和智慧水环境监测系统。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下,产品快速进入应用。一个个智能设备放入河道,成为水质“侦察兵”,为精准治污提供助力。
以“质”求变,科技是根本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其中明确,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制度保障、政策发力。围绕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革持续推进:
首台(套)装备集成大量自主创新,不能被市场门槛“卡”住。7月1日起,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施行。
“出台地方性法规,为的是从鼓励创新、支持推广应用、政策扶持等层面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制度保障。”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施惠财说。
从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到探索建立企业项目上升为国家项目的新机制,科技部明确下一步改革重点举措。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要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科研力量、重大任务、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六方面统筹。同时,抓住支撑产业链、企业主体地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重点环节,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政策体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科技改革发展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以“质”求变,产业是着力点。
位于江苏江阴的兴澄特钢,通过数字模拟把炼铁高炉“装”进了电脑。计算模型控制着高炉内部复杂的化学反应,数智化改造让三座高炉的煤气消耗量每年下降近1亿立方米。
推陈致新,升级传统产业:在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政策推动下,各地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转型。
与日俱新,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辽宁结合地方实际布局无人驾驶船舶、人形机器人等;以中国光谷为中心,一条跨越武汉、鄂州等地的“光谷科创大走廊”越走越宽……
目前,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一组组数据印证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提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举措,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根据不同产业分类指导、科学推进,持续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经济韧性和潜力会不断拓宽。
改革护航,持续释放新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实践来看,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和制度壁垒。面向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才能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让要素更顺畅流动——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的30个改革创新案例中,在生物医药行业建立高级职称参评“直通车”、允许非公领域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引发关注。
“不少科研项目都有对团队高级职称比例的要求,这对缺乏高级职称人才的民企来说,就构成了障碍。”上海杰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洪兵说,浦东的制度创新打破壁垒,有利于释放民企科研人员的活力。
从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引导更多资本流入创新创业领域,到推动产业间、区域间、大中小企业间创新协同,一系列改革部署,加快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接下来,还要以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变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7月3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上线运行,完成对全国现有地(市)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全部联通,实现政策“一张网”汇集,“一站式”服务提供。
各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效能提升推动企业办事成本持续降低。
“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多项部署,着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不久前,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中心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乔迁开业,从签订土地合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4天,从开工建设到项目建成仅用400多天。
多位跨国公司高管表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全球经济版图里形成新的吸引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将进一步稳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改革纵深推进,释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产业合作共赢的强音。
面对压力挑战,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回升向好,这既是坚定发展信心的底气所在,也为新动能新优势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保持定力、把准方向,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中国经济将会“新”潮澎湃。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张辛欣 申 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