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山西博物院预约火爆,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苏州博物馆加场夜游活动……暑假以来,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发布通知,提倡博物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非必要不预约”。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三星堆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多地博物馆纷纷延时开放,并通过开设夜游、沉浸游、体验游等多种形式,让游客更便利、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与认同不断强化,“到博物馆去寻根”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暑期到来,很多博物馆成为热门目的地和打卡点,不少家长都将博物馆作为亲子活动的重要场景,而以文化、历史为标识的文博场馆、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广大游客的“必选项”。
对文明的殿堂的博物馆“向之往之”,对承载无数历史文化信息的城市“凭之吊之”,对国风体验、非遗展演“念兹在兹”……在“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的歌声中打捞悠远的乡愁记忆;在苏州博物馆的“拙政问雅·夜苏博Plus版”夜游活动中享受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美;在“重返三星堆——古蜀王国奇幻之旅VR沉浸式体验展”里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古国;在土家草龙舞、土家茅古斯舞、白族仗鼓舞间欣赏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大餐”……国风体验、非遗展演、博物馆游等“传统文化热”带动了暑期“文博热”,让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文旅融合可谓“热辣滚烫”“风情万种”。
“传统文化热”带动暑期“文博热”引领了新的文化趋势,让人看到了文化拥抱生活的诗意盎然,而“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也被各地文旅部门“奉为圭臬”。
数据显示,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从2012年的3866家增至2023年的6833家;我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无论是博物馆、还是非遗项目,抑或历史名城,都是文脉的延续,都是当下文旅融合的载体,也是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象”。
让文化和旅游实现更舒展的“遇见”,让“诗歌”和“远方”实现美好的“邂逅”,以满足社会公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的诉求,依然需要“火上加薪”。各地需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大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看点,尤其是在打造历史文化精品旅游路线时,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切勿陷入“千人一面”的窠臼。大力发展旅游演艺、非遗旅游、博物馆旅游、考古旅游,打造拓展“文旅+康养”“文旅+教育”“文旅+工业”等融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善用、活用现代传媒技术,讲好属于自己故事的精彩;在文创产品研发、跨界联名方面多下功夫,让历史文化资源物尽其用。各地需要珍视当下文博热的热情和向往,在假期和国庆、五一、春节等期间调整预约参观政策,采取分时段预约、动态投放门票、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方式,更好满足人们需求,让优质公共文化惠及更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