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送进光荣门

——我市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版次:02  2024年08月0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梁澹云

近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双拥创建为抓手,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主线,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我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牢“三个坚持”,聚焦“服务三后”

坚持高位推动,高规格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小组,持续做好驻淮部队、军休老干部和重点优抚对象的慰问工作,积极开展烈士纪念日、军事日等活动,做到“五纳入五统一”。坚持制度引领,出台《淮南市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制度》,构建军地协同、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大相关财政投入,坚持落实保障到位。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落实拥军政策拓“后路”,不断完善安置办法,持续深挖安置潜力,提高安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2024年中央企业驻皖单位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对我市安置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鼓励。在高标准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基础上,率先出台军人子女优待政策,做到关爱子女扶“后代”。提高优待标准固“后院”,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措施》,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开展“爱心送进光荣门——情暖老兵”社会服务项目,深入走访慰问,帮助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

构建“三位一体”,抓实民生工程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构建阵地宣传、国防教育、红色教育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格局,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坚持把国防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宣传学习教育规划和市委党校春秋季主体班干部理论培训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和全市军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内容。推进高标准建成市烈士陵园二期项目,深入开展“烈士事迹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深挖淮南英烈事迹,不断讲好淮南红色故事。

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办出台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和景区优待举措,多家医院面向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实施就诊“六优先”,开通退役军人金融服务直通车,建成智慧型医养结合光荣院,扎实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持续做细做实关爱帮扶工作,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帮扶资金,并出台管理办法,抓实民生工程,用足政策,办好实事。

打造“三大平台”,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培训+岗位”教育培训平台。创新开设“学历+就业”订单班,将学历提升与高效就业有机结合。联合南通市举办首期跨省退役军人“培训+就业”订岗式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即就业,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打通“兵教师”职业通道,举办退役军人教师资格考试培训示范班,通过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教育培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就业实训基地,助力退役军人实现由军事人力资源向经济社会建设重要力量的转变。

持续打造“线上+线下”招聘求职平台和“政策+帮扶”创新创业平台。近年来,举办了上百场退役士兵就业专场招聘会,开展了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打造了退役军人“码上就业”服务模式,实现“足不出户选岗就业”,积极开展精准服务,持续拓宽就业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税收优惠政策咨询,为退役军人开通金融直通车,提供优先优惠金融服务,利用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和培训基地,提供创业咨询、一对一辅导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体系作用,持续做好创业扶持,进一步激发退役军人经营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