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海事持续推进港口船舶污染防治

版次:02  2024年08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抓好辖区港口码头、通航水域、运输船舶的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开展运输船舶生活污水设施改造、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港口岸电设施改造、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扬尘污染防治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推动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见效。

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始终把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历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召开会议强化工作调度,对照职责任务提前谋划布局,抓实抓细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

加快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先后完成993艘次老旧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改造工作;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运输船舶岸电系统船载装置改造,现已完成589艘次运输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工作,共计完成32个泊位岸电设施建设任务,实现全市港口岸电设施建设使用全覆盖,

防治污染过程中,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加大港口管理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先交污染物、后安排装卸作业”的管理制度,督促港口码头、运输船舶、第三方处置单位注册使用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通过“船E行”系统规范接收转运处置船舶垃圾和污水,实现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与此同时加大港口环保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统一建设垃圾回收站,配备垃圾桶及辅助设施,修建排水沟、沉淀池及车辆进出港区冲洗平台,码头前沿配备喷淋、雾炮、洒水车等抑尘设施,确保港口码头污染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在污染防控工作中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上门指导帮扶,先后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开展水上环保污染防治综合巡航检查,共商淮河淮南段通航环境治理及水域污染防治工作事项。组织各海事处与辖区港口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党建共建活动,帮扶指导港口企业解决环保污染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督促整改落实,真正做到监管有力,服务解困。同时建立健全水域综合巡查长效管理机制,对淮河干流、江淮运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窑河等淮河支流通航水域进行全覆盖综合巡查,重点巡查港口码头安全生产、环保污染治理和打击非法采砂、禁捕等工作,确保辖区水域环保、清洁、安全、通畅。

下一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将持续抓好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不放松,真正做到让水域更清洁,让航行更安全,全力推进淮南水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