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饭后散步成了我的必修课。暮色将至,我便踏上通往郊野的大坝,选择走大坝是因为这里更接近乡村,有更能打动我的淳朴之美。
大坝西边是静默的古城墙,它蕴含着历史的风云,在夜色中显得厚重静美。城墙根下汇聚成池的护城河绿水悠悠,大坝东边有两三户的鱼塘人家,鱼塘边绿树苍翠,清风送爽。偶尔有几只小鸟叽叽喳喳,从这棵树上飞向另一棵树上,不知道它们在述说着什么。刚插上秧苗的田野里,蛙声阵阵,它们在唱稻花香里说丰年吧。走在这里,心情是放松静谧的。向北走去,不远处就是北山,放眼望去青山碧绿。暮色渐暗,苍穹静穆,翠润的山上几盏灯光闪烁,像是一颗颗夜明珠镶嵌在山上,让人感觉山是丰盈的。一同散步的爱人说灯亮的地方应该是四顶山奶奶庙,瞬间让山有了神秘感。从北拐向东,高铁站近在眼前,一列列高铁在夜幕中疾驰着,那里面坐着归家的人。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但此刻他们坐在同一节车厢里,成了陌生的一家人。列车到站,他们各自朝着家的方向奔去。家,才是一个人最终停泊的港湾。
走着走着,一股油菜籽的清香扑鼻而来,黑暗中瞧见几堆农民收割的油菜秸堆在路边,还没来得及脱粒。这些收割的油菜让我想起了已逝的婆婆,如果她老人家还健在,这个季节,她一定在稻场上晾晒着收割的油菜,盘算着能收多少斤菜油。她喂养的那只小花狗在油菜秆上摇头摆尾地戏耍着,虽然脏兮兮的,但一点不影响它的可爱。婆婆的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她一边训斥着在油菜秆上玩耍的小狗,一边向我和爱人述说着这季庄稼的收成。不得不承认,我的骨子里就是一个农民,可惜这样温馨的场景再也没有了。
暮色渐浓,路面幽静,我们开始返回,向西远望,在星星点点的灯火里依稀可见寿州北门外新建的靖淮桥,它卧若玉带,塔高如冠,向我们展示着寿州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
草丛里,蛐蛐叽叽的叫声,催促着我们回家的脚步,家的方向高楼林立,灯火阑珊,我的内心逐渐光明,格外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