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更好保障群众“住有所居”

——淮南市住房公积金2024年上半年业务运行情况观察

版次:01  2024年07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张 荣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今年上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稳经济、保民生的决策部署,坚守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践行“情系百姓安居、服务淮南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统筹推进扩面归集、支持消费、安全运行等各项工作,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更加有力保障了群众“住有所居”。

稳中有进,主要业务指标高位运行

“我们紧盯‘房住不炒’的定位和‘住有所居’的目标,全力保障缴存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市住房公积金扩面、归集、贷款、提取等主要业务指标高位运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从扩面看,上半年全市新增缴存单位278家、新增缴存职工14539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2.57%、79.80%,其中新增灵活就业人员6407人,同比增长2799.10%。从缴存看,上半年全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33.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1%,月均归集额5.54亿元。从提取看,上半年全市住房公积金提取21.97亿元,月均提取额3.66亿元。从贷款看,上半年全市共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675笔、贷款金额10.56亿元,月均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76亿元。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746.08亿元,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534.68亿元,占归集总额的71.67%,归集余额211.41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35215笔,贷款总额340.90亿元,支持职工购房面积1647.48万平方米、购房总价631.09亿元;存量贷款64172笔、贷款余额138.05亿元。全市住房公积金使用率90.17%,个贷率为65.30%,住房公积金个贷逾期率为零。

政策叠加,主要业务指标运行进中提质

“针对公积金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我们以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推动主要业务指标运行进中提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扩面稳中有进。今年以来,中心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借助受委托银行资源等多种形式宣传公积金政策,最大程度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特别是2023年12月1日,我市出台《关于印发淮南市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的通知》以来,上半年新增灵活就业人员6407人,是上年同期的29倍。

归集稳步提升。受归集扩面利好影响,全市实缴职工较上年同期净增加0.45万人;受归集额及年度结息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归集额稳步提升。

提取方便快捷。今年以来,中心相继出台政策,提高了租房提取额度,放宽了提取频次及购房提取时限和范围,同时进一步拓展线上业务功能、线下同城通办,实现了提取业务“随时办、就近办、好办、易办”,为公积金按需提取提供了有力保障。

贷款逆势增长。自2023年5月我市恢复“商转公”贷款业务以来,贷款出现了阶段性的逆势增长状态,上半年发放贷款10.5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