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间断地工作,维持着生命的正常运行,维护心脏健康对我们至关重要,但心脏疾病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威胁。在人的不同生长阶段,都可能面临心脏疾病的风险,例如婴儿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中青年人可能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而老年人则更易患冠心病等。在20至30多年前风湿性心脏病曾经是最常见的心脏疾患,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心脏疾病的谱系发生了变化,现在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降低,导致在众多心脏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经常会被忽略。因此,非常有必要重新加强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认识,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方法。
一、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通常所讲的风湿性心脏病,准确地说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由风湿热严重发作或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所致,女性患者较男性更为普遍。风湿热属于全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是由口咽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诱发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瓣膜、皮肤及皮下组织。心脏瓣膜炎症的反复发作导致瓣膜增厚、缩短、粘连及纤维化,进而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瓣膜损伤最多见于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有时多个瓣膜同时受损,称之为复合性瓣膜病变。随着时间推移,风湿性心脏病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一般在10至15年后逐渐发展为顽固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二、风湿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因病情进展的程度而异,主要症状包括:
疲乏、心跳加速、易感染:疲乏、心跳加速及易感染为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征兆。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或感到疲劳时,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容易因受寒引发感冒,并且感冒症状难以缓解,反复发作。
呼吸不畅:多数患者最初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心脏瓣膜狭窄程度的加剧,可能出现夜间难以平卧,甚至突发性呼吸困难需要端坐呼吸。
咳嗽与咯血:在寒冷天气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易出现咳嗽现象,咳嗽时可咳出带血丝的痰,伴随夜间突发性呼吸困难。当出现二尖瓣狭窄诱发急性肺水肿时,患者可能会突然咳出大量鲜血,或者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食欲减退: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后,由于胃肠道充血,食欲降低,腹部感到胀满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肝脾肿大。
心悸:心房颤动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一种心跳绝对不整齐的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心跳加速、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心房颤动导致心房内血液湍流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最易到达脑动脉引发脑栓塞危及生命。
尿少、浮肿:心衰反复发作时,因体循环淤血、液体潴留,出现尿量减少和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浮肿的症状。
三、风湿性心脏病如何治疗?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和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抗凝药物、利尿剂、ACEI/ARB/ARNI、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但需注意,药物治疗不能逆转已受损的瓣膜功能。
2.手术治疗
对于瓣膜严重受损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手术方法包括瓣膜修复和瓣膜置换。手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生活方式调整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包括保持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四、如何预防风湿性心脏病
1.积极预防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平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以及拔牙、外伤后引发的感染,可预防和减少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如果已经感染,应尽早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青霉素类)进行积极彻底的治疗。
2.建议定期体检,本病的好发人群系青年女性,也恰是孕龄期女性,合并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女性,面临妊娠和分娩的风险会明显加大。故此建议定期体检,最好在体检时检查一下血沉、抗“O”、心电图、心脏彩超,以便对风湿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并针对具体情况做好充分的评估。
3.患病的早期,适度的运动和劳作能提升心脏的代偿机能,但应避免过度剧烈的体力活动加重心脏的工作负荷。同时适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加重心脏负荷的重要措施。
4.出现心衰的患者需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量,日常饮食中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宜超过6克,避免食用盐腌食品以防止水肿。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多食用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等。
5.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复查凝血功能指标PT/INR,既要保证足够的抗凝强度避免血栓形成,又要避免过度抗凝导致的内脏、脑出血风险。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不应该被忽视,常见的甚至不起眼的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诱发。风湿性心脏病的预后不甚良好,如果忽视了早期预防和治疗,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带来生存时间的减少以及严重的猝死风险。让我们携手,关爱心脏,用爱体会心之舞。 (作者单位系池州市东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