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完善惠企政策、措施,在财政投入、金融信贷、资源配置、市场培育、体制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对标学习沪苏浙,提高政策含金量和执行效能,抓紧抓实营商环境优化,聚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修订市财政支持制造业发展政策。加大产业类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瞄准优质企业培育、技术改造、树立标杆、产业发展,聚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1-5月,全市兑现惠企政策114项、资金12267.85万元,惠及企业449家。
想方设法让政策快享直达。我市梳理惠企政策清单,聚焦企业需求,结合领导包保走访,主动对接、上门服务,以企业家大讲堂、政银企对接会、产销对接会为契机,加强政策宣贯,推动政策精准匹配企业。今年以来,已举办企业家大讲堂6场、政银企对接会5场、产销对接会2场,市县两级收集协调解决企业问题245个,办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线索36项,办结率100%。
优化服务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我市推进市领导帮扶重点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和“千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打造“一起益企”品牌。聚力实施助企解难、要素对接、动能培育、政策落地、提质增效等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动能。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5户,总数达950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4亿元,同比增长33.4%,居皖北第1位、全省第4位。
(本报通讯员 孟金奎
本报记者 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