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成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为50%~80%,其中有约30%的感染者可能会发展成胃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的细菌,寄生于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杆菌与胃酸共同作用下,会引起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有些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等。因此,若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口腔异味:口腔异味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最为明显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在胃溃疡患者口中会有一种腐败的味道。
2.胃部不适:由于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黏膜上停留并繁殖,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可引起胃部不适、腹胀、嗳气等症状。
3.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感等症状。
4.胃痛: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影响胃酸的正常分泌,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胃痛。
5.其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
二、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在胃酸中存活,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中生存的细菌,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为止胃癌最主要的病因。幽门螺杆菌不仅能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还会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并且该菌还具有传染性。
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出现腹部胀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在早期没有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发展为胃癌。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还会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
数据显示,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约占50%左右。而胃癌中有70%~80%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因此,想要预防胃癌就要先预防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作为世界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积极预防幽门螺杆菌是十分重要的。
三、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受饮食习惯的影响,人口感染率高,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也需要更大力度、更多群体的参与。
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主要有四联疗法和三联疗法。其中,四联疗法是指采用两种抗菌药物、一种抑酸药物、一种铋剂进行联合治疗。而三联疗法则是指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再加用铋剂,铋剂通常包括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具体用药方法是:患者先服用铋剂,然后服用抑酸药物,接着服用铋剂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停药后再进行胃镜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铋剂和抑酸药物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患者服用铋剂和抑酸药物期间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而言,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抑酸药物或铋剂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进胃动力药来缓解症状。如果患者不存在任何疾病问题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患有胃肠道肿瘤、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患者而言,由于这些患者体内都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外出聚餐、使用公筷、戒烟戒酒等预防措施。对于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来说,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四、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在吃饭前要洗手。
2.分餐制: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不与他人共用洗漱用品。
3.注意餐具卫生:使用高温消毒的碗筷和水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
4.少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烟熏、腌制等加工食物,不喝生水。
5.定期消毒餐具:定期对家中餐具进行消毒,最好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如84消毒液等。
6.保持口腔卫生: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定期更换牙刷。
7.儿童预防: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建议在2岁后接种幽门螺杆菌疫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率。
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
(作者单位系大连航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