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晴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就赶去园子里赏荷花。赏一次如仙女般的荷花,才算没有错过整个夏天。
赏荷花最浪漫的莫过于朱自清的散文,小时候,通篇的背诵是强制要求,苦恼不已。及至成年,才慢慢品出文字中的美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他笔下夜色中的荷塘,在明亮亮如水的月光下,有种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愫。
荷,在我眼中,是人间清欢,在盛夏中开放。当我们沐浴着清晨的凉风,倚栏听荷时,只见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在我眼中,荷是一幅中国画儿,宁静中带着一抹禅意。它出淤泥而不染,开得柔美而圣洁,金色的花蕊围拢着黄绿色的小莲蓬,胭脂粉的花瓣儿,轻盈地展开,不娇媚,也不低俗。它们相约盛开,错落有致,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飘零了几片叶子,翠绿的荷叶边,已经长满了莲蓬,小鱼儿在荷叶间嬉戏,荷叶田田。而莲蓬如一个个立式的小话筒,微微倾斜地朝向发言者。小时候,最喜欢的还不是荷花,而是圆而大的荷叶。在酷暑里,摘下一片,秒变小帽子,凉爽而风趣十足。晨曦中,一抹天光从一道缝隙中照过来,那荷也呈现出明暗的对比,显得极立体。
我感觉古人对于荷花多是“赞美派”。文化墨客给它赋予了很多美丽的名字,诸如芙蕖、君子花等等。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昌龄说:“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孟浩然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而我最喜欢的是汪曾祺笔下的荷花,充满了十足的烟火气。他描写荷花:“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荷花要晚上收朵……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他总是好奇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都很好吃。一个作家,有如此细腻的表达,充满烟火气的文字,让人看着荷花,竟然有了十足的馋意。我最喜欢喝荷叶白粥,晶莹的大米透亮,而白粥中有荷叶散发的清香。这种吃食,最简单,也最妥帖。
很喜欢张晓风《雨荷》。喜欢她笔下的文字:“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在我眼中,小雨迷蒙中的荷美得如一幅画。而当雨渐渐大起来,雨荷诗意尽消,雨滴砸在荷叶上,狂风吹着柔弱的荷花,它们在风雨中苦苦坚持,默默忍受。张晓风在《雨荷》中感叹:“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想来,生命中有很多困苦和无奈,我们得忍受着生命中那些至暗时刻,唯有坚定信念,默默等待。有荷花才是夏天,记得看晴日里荷的清雅,也别忘记看雨天里荷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