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积极推进医疗救助政策落实

版次:02  2024年06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八公山区医保局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加强部门联动、及时资金结算等措施,积极推进医疗救助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医保政策待遇,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广泛宣传动员,实现应保尽保。明确相关单位职责,摸清需要资助的困难群众底数,广泛开展医保待遇政策宣传,提升广大城乡居民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认可度。开展医保政策培训,提高医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资助参保对象相关政策得到落实。

加强部门联动,实现数据共享。与民政、乡村振兴、残联、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管理机制,打通数据间壁垒,实现信息整合,数据共享。推进医疗救助精准化管理,定期接收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推送的困难群众信息,及时将调整的身份信息维护至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确保困难群众及时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及时资金结算,实现应救尽救。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实现医疗救助对象应救尽救。手工医疗救助做到当月审核,当月打卡发放,及时拨付定点医院垫付的一站式医疗救助资金,及时缓解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今年以来,八公山区共医疗救助2764人次,资金支出153万余元,其中手工报销支付资金达6.1万余元,救助4人次;享受“一站式”结算2760人次,直接结算资金支出146.9万余元。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朱玉德)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