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升”深化作风建设创优营商环境

版次:02  2024年06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责任担当、深化作风能力,多方发力、协同并进,制定《创优营商环境提升举措(2024版)》,重点推进用地报批、土地供应、行政审批、登记财产四方面营商环境工作的提升。

用地报批提升。落实专班职责,全面梳理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提前介入指导项目单位做好用地组卷工作,坚持每周将重点项目用地进展情况形成工作专报并上报市政府。今年以来,全市共批准41个批次(项目)用地总面积285.5267公顷,农用地254.6344公项。积极协调S10淮扬高速、S63怀凤高速等重点项目先行用地报批,推进我市重大交通项目尽早开工。

土地供应提升。推动产业空间立体扩容,支持“工业上楼”、鼓励新型产业社区和按照工业用地管理的研发类项目地下空间的使用。依托“一张图”平台,初步实现“一站式”展示用地信息和“云上读地、云上选地”。落实工业标准地供地,今年以来,全市落实用地清单制供地20宗1620亩;落实双合同监管27宗1921亩;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供应工业标准地24宗1437亩,实现了100%标准地供应。

行政审批提升。开展“优、转、提”专项行动,及时办理“创优营商环境为企业服务平台”和“民生热线”交办问题。持续提升审批服务和效率,开展项目提前服务辅导和并联审查,对可能存在的难点、堵点提前介入、超前应对。简化审批流程,开展淮南市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今年以来,我市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4个,用地面积864.22亩。

登记财产提升。进一步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住建、税务、公安、民政等部门网签备案合同、电子税票、身份、生效法律文书等信息,不动产登记时常态化共享、调用,推动不动产“绿色登记”无纸化办结。全市域设立“集成办、就近办、当场办、一次办”的“淮舜登”网格化服务点,集成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资金托管、贷款审批、抵押登记等事项,打造15分钟不动产登记服务圈。全面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完善“带押过户”机制,实现“带押过户”业务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办,覆盖工业、商业企业等各类不动产,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常态化开展“交地即交证”,建立交地与发证联动机制,在挂牌出让、签订合同、缴纳税费、登记发证各环节为企服务专员提前介入,全程“陪办”“帮办”,实现交地与登记“零”无缝衔接,节约企业时间成本80%。

(本报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