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个“全国土地日”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共筑淮南绿色发展新篇章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土地管理工作综述

版次:A04  2024年06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宣传连续第5年聚焦"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对保护耕地、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部署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方向。

新征程上,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记职责使命,与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全面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盘活土地资源,统筹推进保护与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一、聚焦党的建设,持续强化党建引领

擎旗奋进,党建赋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将“一改两为”进行到底,将2024年定为全市系统“作风能力提升年”,继续深化“改作风、抓落实、促提升”活动,紧抓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两个关键”,着力打造全市自然资源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然先锋·皖美淮南”品牌带动效应,不断丰富不动产“淮舜登”品牌内涵,“淮舜登”党建品牌获市直机关“特色品牌党支部”称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获“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誉称号。结合职能职责,以“土地管家”“良田美景”“自然卫士”等为切入点,培育土地储备中心党支部、土地整理中心党支部、监察支队党支部等党建品牌,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支部,增强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

二、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2024年是新时期耕地保护改革政策落实之年,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耕地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一是落实职责分工。以《淮南市关于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工作若干措施》为抓手,制定《2024年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要点》,持续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构建“人防+技防”监管格局,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加强临时用地监管、推进违法问题整改等方面持续发力,将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部门共责落到实处;二是明确目标任务。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各类建设项目及时落地,在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和对年度项目用地需求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解下达年度实施补充耕地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考核,作为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项目管理。为适应补充耕地政策变化调整,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将补充耕地工作落到实处,印发《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选址、立项、验收、管护全程监管,确保补充耕地来源明、数量准、信息实、管护严;四是强化督查监督。淮南市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力度,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工作。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会同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考核办、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耕地保护情况开展联合督查督导,坚决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三、强化要素保障,提升配置效率

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全流程梳理优化自然资源要素需求,全面落实项目要素保障。一是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全程跟踪联系服务机制。印发《2024年用地要素保障专班工作要点》《进一步推进落实重点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工作的通知》,制定《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全程跟踪联系服务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对预审和规划选址、统筹指标、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流程中的堵点和难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实现精准施策、抓点带面,打通用地保障“最后一公里”;二是精准配置计划指标。落实年度“赛马”机制,全年安排1200亩指标专项用于全市投资“赛马”激励机制。对年度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任务考核,亩均效益评价排名前三的县区、园区分别奖励指标200亩、100亩、80亩用地指标。积极申报重大项目纳入省政府重大项目库,力争实现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省级统筹保障;三是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印发《淮南市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若干措施》,创新实施混合用地多元供应体系,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合理选择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等适宜的供应方式。采用弹性年期出让的,一般不超过30年。在确保土地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支持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将产业准入要求和土地利用要求纳入供地条件。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根据各乡镇的实际特征,要求在编制规划时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全面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在村庄规划中一时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建设用地,进行留白处理,并预留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村民居住、农村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项目。

四、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淮南市高位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推动土地精准配置、结构优化、高效利用,坚持“以存量换增量”导向,把节约集约理念贯穿到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强化规划管控引领。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原则,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格局。强化空间布局、结构、用途、规模、开发强度等指标约束的上下传导与落实,促进城乡建设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实施“空间换地”新模式。推进地上地下空间立体综合开发,实施统一规划、统筹利用、分层供地、分层验收、分层登记。支持工业用地“上楼下地”。鼓励新供应的工业项目建设多层厂房,支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在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工业用地容积率宜高则高,一般不低于1.5,建筑系数达到4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项目容积率达到2.0以上,M0用地容积率一般应达到2.5以上;三是推进分类盘活处置。全面推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采取“挂图作战”对工业低效用地实施上图管理,指导涉及企业和属地政府制定处置方案,采取“一地一策”,优先盘活利用存量。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行“健康体检+土地管家”机制,对企业可能存在未按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造成土地闲置和低效的情形进行监测监管,“土地管家”依据“健康体检”报告,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为企业合法经营提供解决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打通政府为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分类推进工业用地整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深化节约集约用地和严守耕地红线的理念与实践。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以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节约集约用地和严守耕地红线的认识与理解,共同推动淮南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