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

王静博

版次:03  2024年06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直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既有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原因,也有中国自身发展的内部诉求。纵观国际形势,力量对比变化明显,整体呈现东升西降的趋势,这让美西方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不适应,加剧了对中国的遏制、打压,无孔不入地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当前中西方之争,一条重要的战线就是舆论战——“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搭便车论”在一些西方媒体宣传中甚嚣尘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国际上有时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讲好中国故事,概括出中国的文化理论。

从自身发展来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任重道远。近代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被动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现代化历程,对西方经济文化的迷思使得我们逐渐失掉自己的历史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其重要特色,我们需要与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也是强国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其实践要求集中体现在“七个着力”上。首要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思想革命为先导,积极用文化力量唤醒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民族独立解放与伟大复兴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将文化工作置于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带领我们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二是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足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落实这一要求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做好“两个结合”,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三是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并且为我们指明路径,通过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四是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新闻媒体要积极反映主流价值观,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要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随着科技进步和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敢于创新传播方式,更新传播手段,打开文化传播的新局面,让主流文化思想占据舆论制高点。

五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这一命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为新时代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首先要深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理念、思想、精神、道德、艺术等深入挖掘;其次是把文化精华和最广大人民的需求和新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创新中继承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历史的魅力和时代的伟力,才能让传统以现代化的多样形态更好地展现和传承下去。

六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化事业在前,更注重社会效益,文化产业更偏重经济效益,二者要相互统一于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就这一问题也指出了明确路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等。

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首先要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包含很多丰富重要的文化元素,这是我们与其他文明交流的底气和自信。同时,还要以世界眼光观照各民族文明并遵循“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的文化发展规律,以包容对话的文明观推动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在百年变局的复杂背景下,应对全球问题,需要经济的力量,也需要文化的力量。

综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认识论也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要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独特的理论品格,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践也证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放的体系,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而丰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