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可能常被忽视的话题——脑梗死,值得大家关注。一说起“脑中风”,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它就像是我们大脑的一场“暴风雨”,悄无声息地袭来,如果不及时防范和发现,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那么,脑梗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早期信号可以让我们提前警觉呢?
一、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疾病。通俗来说就是大脑的血管被堵住了,血液流不过去,导致大脑的一部分“饿死”了。
二、脑梗死的发病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当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充血炎症灶形成,易于发生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物质的沉积,最终形成动脉斑块。这些斑块会导致脑血管狭窄和阻塞,进而引发脑梗死。
2.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另一重要病因。当血管壁破裂或者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血栓形成,随后阻塞了脑部供血动脉,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
3.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特别是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变等,会使心脏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流动到脑部,堵塞血管,造成脑梗死。据统计,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其脑梗死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4.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损伤、动脉硬化和血管壁破裂,从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出很多。
5.糖尿病
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壁和神经系统,增加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脑梗死的患病率。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约10倍。
6.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有关。比如吸烟、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肥胖、家族史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脑血管的健康,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三、脑梗死的早期信号
1.突发的头晕目眩: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感到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脚下的地面变得不再稳定,甚至站不稳。这种头晕目眩的感觉,并非简单的眩晕或疲劳所能比拟,它来得突然且强烈,让患者感到十分惊恐和无助。这种症状的出现,是因为脑部血管被堵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当大脑的血液供应受到严重影响时,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开始受到损伤,无法正常传递信息,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平衡能力。患者会感到头晕目眩,走路时摇摇晃晃,甚至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站稳。
2.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脑梗死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的症状。这通常是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影响到了大脑皮层的运动或感觉区域,导致这些区域的神经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侧的手臂或腿部变得沉重无力,无法自如地活动;或者感到一侧的身体表面有麻木感,仿佛被什么东西覆盖住一样。这种症状的出现,意味着患者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了损伤。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这种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永久性的残疾。
3.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困难: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影响到了大脑的语言中枢。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语言变得混乱不清,无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甚至听不懂简单的指令。这种症状的出现,不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还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和孤立。
4.视力模糊或失明:脑梗死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的症状。这是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影响到了大脑的视觉中枢。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得模糊不清,无法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或者突然失去视力,眼前一片漆黑。这种症状的出现,会让患者感到极度的恐慌和不安。因为视力是我们感知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失去视力就意味着我们将无法独立生活,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5.头痛或呕吐:脑梗死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痛或呕吐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和神经引起疼痛或呕吐。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剧烈疼痛,仿佛被重物击中一样;或者频繁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6.意识模糊或昏迷:最严重的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的症状。这是因为脑部缺血缺氧导致大脑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患者可能会变得意识模糊、无法清晰思考;或者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这种症状的出现,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
四、如何预防脑梗死?
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条件进行一定时长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多样化的运动方式,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3.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壁,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而过量饮酒则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同样对脑血管健康不利。建议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4.保持心理健康: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因此,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脑血管病变和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措施。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颈动脉彩超等项目的检查。
通过本文的科普,我们对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早期信号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脑梗死,而头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早期信号则是身体发出的警示。面对这一可怕的疾病,我们不必恐慌,只要保持警惕,时刻关注身体的异常信号,及时就医,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状态,就能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守护我们的健康。
(作者单位系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