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数千万人感染细菌或病毒,其中近1000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感染。目前,我国有80%的住院患者、40%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0%以上的门诊患者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
在滥用抗生素问题上,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同样存在“越贵越有效”“用得越久越有效”“不听医嘱擅自停药”等问题。实际上,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造成疾病治疗困难,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最终导致无药可治。因此,医生建议广大市民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选择抗生素、使用恰当的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一、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耐药性
什么是耐药性?其实,耐药性就是人体内存在着的某种生物或者微生物,由于受到药物或外来刺激的影响,使自身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受到抑制或减弱。简单来说,就是“我不吃你也要吃”,这就是耐药。因此,耐药性也被称为抗药耐药。
耐药性可分为先天性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两种。前者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在没有外界因素干预时就已经发生;后者则是由人体内原有细菌被过度使用后所产生的耐药性。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对药物敏感而自身却耐药的情况。
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抗生素的使用;病毒或细菌感染;滥用或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细菌产生了对抗抗生素的变异株等。由于耐药菌株一旦产生,再想用抗生素就很难了。
医生介绍,目前滥用抗生素情况十分严重,这在我国十分普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滥用、不按规定用药、随意换药以及治疗不当等。比如,在选择抗生素时盲目跟风,不考虑实际情况,或者按照以往经验用药等。
此外,有些人认为吃了抗生素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就会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等。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造成细菌的变异而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性发生在体内就很难治愈疾病了。
滥用抗生素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细菌被杀死的速度。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之后就无法再杀死细菌了,而新出现的细菌对抗生素已经不敏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治疗疾病时要很谨慎。
二、“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就对了
抗生素是一种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并非所有的细菌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非细菌感染的疾病,患者无须服用抗生素。只有在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人体内的细菌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益菌和有害菌。有益菌主要是指一些好氧菌,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有害菌则是一些厌氧微生物,如真菌、结核菌等。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有害菌大量繁殖或失调,就会造成各种疾病。当人体健康受到影响时,通常会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咳嗽、皮肤瘙痒等症状。
许多人认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唯一方法。但实际上,滥用抗生素不仅会产生耐药性,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种抗生素不能杀死所有的细菌。因此,医生常常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而一旦发现患者有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医生也会及时停药。因此,大家不要擅自服用抗生素,但事实上,部分人对抗生素存在“误解”:
(1)一种药物可能对所有的细菌都有效果;
(2)一种药物在人体内代谢很慢,通常要1~2周才能代谢完毕;
(3)一种药物容易产生副作用;
(4)一种药物对某些特殊人群如小孩、孕妇等有毒副作用;
(5)一种药物价格很高等等。
当患者有上述“误解”时,要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情况,让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三、越贵的抗生素越有效?
“抗生素用得越久,对疾病的疗效越好”,是部分市民的错误认识。抗生素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目的,所以有些抗生素对有些细菌有效果,而对另外一些没有效果。人体内的细菌种类很多,对不同类型的病菌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如果长期使用无效或疗效差的抗生素,就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
此外,在临床上用药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根据病情来选择药物。例如,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普通感冒大多为自限性疾病,多在1~2周内即可痊愈,无需使用抗生素。若感冒症状严重或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治疗。另外,由于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特性,因此即使是同一种抗生素在体内也会有不同的吸收部位。若将抗生素用在对药物吸收部位不敏感或效果不好的部位上时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适合患者疾病状况和治疗目的的药物来控制病情发展并提高疗效。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效果较好、价格较低、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四、不遵医嘱,不看说明书随意停药
一些人对抗生素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觉得抗生素是治病的,不吃不行。有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有所好转,便擅自停药。其实,抗生素不是万能药,要想彻底治愈疾病,还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患者应当遵从医生的指导,正确服用药物。
很多人都会认为“感冒”只是小毛病,所以自行到药店购买一些感冒药服用。但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只要对症治疗就能治愈。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感冒没有效果。
另外,抗生素是处方药,购买前要向医生咨询。如果需要长期服用抗生素而未遵医嘱服药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此外,有些患者服用了抗生素后发现症状缓解了就擅自停药或减药;或者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也有的患者因为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受损等原因擅自停药或减药。这些行为都会导致疾病反复或者加重。
五、滥用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
滥用抗生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造成人体菌群失调,尤其是对肝脏和肾脏的伤害极大。临床上常有这样的病例:患者因急性肝炎住院治疗,经检查后发现患者肝功能异常,原因就是患者长期滥用抗生素造成肝功能损害。
此外,滥用抗生素还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影响消化系统正常运作。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其中的细菌能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分解毒素、蛋白质等物质;而益生菌能帮助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比如慢性胃炎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很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腹痛腹胀等症状。
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在服用抗生素期间也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
(作者单位系延安大学咸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