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畅通人才要素流通路径

版次:02  2024年06月2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为进一步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探索合淮两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市人社局干部培训中心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畅通人才要素流通路径。

为畅通人才要素流通路径,该中心依托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本年度继续教育公需课实行免费学习,减轻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参培的积极性,确保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做到应学尽学。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长三角一体化、合淮同城化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本年度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淮同城化及闵行结对帮扶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跨区域流动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工作。及时宣传贯彻好惠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好政策,学习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新内容,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新一轮继续教育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继续教育基地网络学习和集中面授专业科目培训班备案管理,并对培训筹备、实施过程及培训考核进行严格监督。充分利用信息化工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互通与交流,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合淮同城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情况的信息收集工作,不断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互认互准。

(本报记者 鲁 松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