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享浓情端午 绽放文明之美

本报记者 何婷婷

版次:A01  2024年06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天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粽子,看,这就是我包的粽子。”6月8日上午,八公山区共青团联合山王镇共青团、“星火八公”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端午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青少年志愿者王玉洁现场向记者展示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她当天还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弘扬传统文化,“粽”享端午佳节。连日来,八公山区文明办、共青团、妇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让广大群众、青少年儿童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粽”享传统文化志愿传递温情

捋粽叶、做漏斗、装糯米、加蜜枣、压紧实、封口、扎捆……6月8日上午,在山王镇李山社区,“星火八公”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学习粽子制作技巧,手脑并用、一气呵成,一个个漂亮的粽子很快成型。随后,志愿者们又将亲手包制的粽子和牛奶、米面等慰问品送到八公山益年康养养老院,并表演了小合唱、舞蹈、武术、诗歌朗诵、乐器吹奏等形式多样的节目,祝老人们端午安康。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小志愿者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一箱牛奶,另一个小志愿者熬夜制作了20多个香包送给老人。“我们要给这些小志愿者点赞!”团八公山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开展这个活动,可以让青少年志愿者们亲手学习包制粽子技巧,让他们不忘传统节日、牢记中华文化。同时组织去养老院慰问,让孩子们在送去爱心的同时传递志愿精神,传承孝道文化。

“青年要从‘清廉’做起,本期BGS青年夜校让我们一边感悟屈原‘宁廉洁正直’的高尚品质,一边制作七彩缠线粽子香包,春风化雨般丰盈了大家廉洁自律的纯洁心灵,这次课程真是太棒了!”近日,团淮南市八公山区委会同区纪委监委将“方正微课堂”与BGS青年夜校有机结合,组织30余名青年共同体验非遗传统文化技艺——七彩缠线粽子香包制作,青年干部赵梦雪充满感触地说。

当天活动中,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陈欣为大家讲解了端午及香包传统文化的由来、意义及种类,介绍艾叶、丁香、佩兰、薄荷中草药的功能。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将香包内缝入中药材,外绕七彩丝线,旋扣成索,装饰上中国结、莲花莲藕吊坠和流苏穗子,制作出一只只玲珑可爱、清香四溢的手工香包。

“香包虽小,却‘廉’味十足,一青一白莲花莲藕吊坠‘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学员张丹丹说,要把亲手制作的香包送给孩子,既祝愿他身体健康,也提醒他将来诚实做人、清白做事。

“粽”情端午亲子活动“童”享未来

6月8日,八公山区妇联依托“书香八公 妈妈读书会”,在八公山镇妙山村开展端午节亲子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漆扇是一种非遗手工艺品,当天活动特邀老师为大家教授漆扇的制作。在创作环节中,孩子们将扇面轻轻压置水中,凭借水面张力让色漆自由蔓延,当扇子从水中拎起时,一面面素雅的扇面在孩子们手中焕发生机,大家都对自己创造的作品爱不释手,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后,巾帼志愿者为亲子家庭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演变以及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并把提前泡好的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整齐摆放在桌子上,家长和孩子们动手动脑齐心协力,在传承中学习制作香甜的爱心粽子,沉浸在亲情的陪伴中,共享快乐的亲子时光。随后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走进妙山村茶山,在采茶、制茶中感悟中国传统茶文化。孩子们还走出室内,参观了妙山村附近的自然景观、美丽庭院和妙山民宿,亲身感受到家乡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变迁,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区各级妇联把美丽庭院建设和儿童友好创建工作相融合,提供实施多维度的志愿服务,让儿童成为乡村生活的体验者、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八公山区妇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孩子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让乡村振兴赋能儿童成长,促进儿童友好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童”享未来。

粽叶飘香情暖老兵寄安康

为丰富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文化生活,6月4日上午,八公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邀请退役军人工作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共做香甜相思粽、以粽之名寄安康。

二等功臣参战退役人员周军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高兴地说:“我们大家一起健健康康的,一起感恩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好政策。”浓浓粽香、深深军民情让这个端午更加温馨,让军民鱼水之情更浓、更深。退役军人工作者组成慰问团将现场煮好的粽子、鸭蛋送到辖区内部分烈属、残疾军人、抗美援朝老战士家中,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慰问团一行与烈士家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话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增强信心,保重身体。一位残疾军人表示:“过节吃到大家亲手包的粽子,心里觉得十分温暖。礼物虽小,情义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