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日,“淮”抱发展“新”希望

——我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聚企成链聚链成群

版次:01  2024年06月1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通讯员 孟 硕 本报记者 周 玲

逐“绿”而行,向“新”而生。近年来,我市抢抓低碳经济发展机遇,立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聚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积极推动能源转型,着力打造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走出一条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3年以来,我市新签约、新投产、新开工光伏储能项目28个,总投资552.0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聚集光伏储能企业共30户,其中规上企业13户。2023年淮南光储营收26.1亿元,其中光伏制造业营收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皖北六市四县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100.1亿元,同比增长39.9%,其中淮南总量第二,增速第一。

集群发展培育新动能

投资32亿元的中环年产7.5GW高效N型电池和2GW先进组件生产线、投资12亿元的国晟年产2GW大尺寸异质结组件及高分子边框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

投资80亿元的中环年产16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和4GW先进组件、投资66亿元的益恒年产10GW异质结叠层高效电池、投资130亿元的航天锂电50GWh锂电池及材料、投资20亿元的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等15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国晟年产25GW电池切片等超200亿元5个项目在第三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投资55亿元的淮南高新区零碳产业园在省内率先启动建设。

我市初步形成以光伏多晶硅清洗利用、光伏玻璃镀膜设备、光伏电池和组件、光伏电站为主的先进光伏产业链和锂电池电解液、储能电池、储能电站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链,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先进光伏产业发展呈现聚企成链、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新发展激发新活力

淮南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强化关键技术更新迭代。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下线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经权威第三方机构“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转换效率达到26.06%,开路电压高达733.3mV,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推动企业进行示范建设。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智造创新应用”项目,入选2023年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智能化制造方向名单。国家能源局2024年第1号文确定全国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安徽省淮南市山南高新区水系统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电站”正式纳入国家级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名单,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进行兆瓦时级的水系统钠离子电池的系统构建和示范应用。

融合发展塑造新优势

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光伏+”融合发展模式,聚焦光伏和生态修复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国家级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激发新能源发展潜力。加快推进淮南高新区零碳产业园示范项目建设,通过构建“净零碳”闭环管控体系和“全绿电”供应体系,降低园区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作为“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的成功案例,淮南中电谢家集光伏发电项目围绕水面资源、电网构架基础、用电负荷集聚等优势,建成了年均上网电量8334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2.5万吨的水面光伏发电集群。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