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蕴与内涵

刘德林

版次:03  2024年06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并且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总有源。要读懂近代中国,就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要读懂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读懂伟大建党精神。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厚底蕴丰富宝藏。作为三达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之一的“勇”,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奋斗底色、品质本色、无畏血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就是勇者不惧、勇往直前、见义勇为。承平日久,易失勇猛之气;太平盛世,勿坠青云之志。面对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全党全军全国应无畏无惧、勇闯险滩、勇攀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勇是人类共同的品德。勇字从“心”从“力”,“勇”在现实中表现为有“力”有“气”,勇是使人充满力量的志气,勇由心生,故其异形字为“恿”。故《说文·力部》:“勇,气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论语·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并且指出“知耻近乎勇”。《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勇”就是勇敢,不怕困难和牺牲,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斗志。墨子指出:“勇,志之所以敢也。”勇不仅表现在血气方刚、胆大气盛,还表现在铁肩担道义,临危敢救急。庄子强调:“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勇作为精神品质、道德风尚为世人所称道所赞许,还在于能够行大义负大任担大事,“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勇”的表现还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事业追求的执着,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之“勇”。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鲜明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信仰信念,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伟大事业和远大理想的不变的遵循和永恒的坚守。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事业是前所未有的,前景无比的光明前途无比的辉煌,也注定了道路无比艰难挑战无比巨大,因此必须矢志不移绝不更改。《颜习斋先生言行录·第十八》中就强调:“极天下之色,不足眩吾之目。极天下之声,不足淆吾之耳。极天下之艳富贵,不足动吾之心,岂非大勇乎。”孟子在继承孔子勇德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勇德的内涵,践行大丈夫精神。孟子以天下为己任、以施“仁政”为政治理想,因此,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鲜明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之际,“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敢于担当重任,匡扶正义,这即是中国共产党大勇大义的作为和风范,“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发表的演讲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同时胸怀天下,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真正做到了“仁者爱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着眼世界,格局与境界如此之大,成就了“达德”,诚如戴震所言:“益之以勇,盖德之所以成也。”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鲜明体现了党的风貌风骨。英勇斗争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伟大的事业必然需要艰难的斗争。王阳明曾说勇就是“敢直其身,敢行其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中国共产党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挑战越勇敢的品质,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精神符号和特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内外敌人,面对艰巨而繁重的革命任务,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挺起民族的脊梁,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诗经》云:“无拳无勇”,《春秋》曰:“知死不避,勇也。”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对事业的追求,对人民的忠诚,才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持节不恐谓之勇,持义不掩谓之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立场和政治品格,属于党性原则和操守情怀层面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人民性,是“精神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古人贵勇,更贵有勇有谋。因此有“勇,文之帅也。”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勇而无礼则乱”,并把“勇而无礼者”作为憎恶对象之一。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强调“党性是共产党人的心学”,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学习教育把党的理想信念、路线方针渗入到每个党员的言行举止之中,通过学原著悟原理,学思用结合,做到知信行合一。做到了有勇有谋,也做到了荀子所谓的“上勇”,“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重死持义而不桡, 是士君子之勇也。”

“勇德”对应的是面对困难和危险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不可能总是平安顺遂喜乐无忧,因此,“好勇”是应对挫折和麻烦的必备素养。荀子就把勇划分为“上勇、中勇和下勇”以及“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中国共产党之勇是“上勇”、“士君子之勇”。“上勇”是与独立天地、坚守正义、舍生取义、恭而有礼等美好品德相联系的。走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涵养勇气,保持勇德,展现勇敢,是新时代克敌制胜再创奇迹的必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