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医保部门通过落实药品集采惠民政策、持续扩展药品目录范围、保障国家谈判药品和基层药品供应等举措,逐步化解患者用药贵、用药难问题,“病有所医”得到更好的保障。
集采“团购”降价。落实国家组织9批374种药品、3批4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成果,平均降价幅度分别超过50%、80%。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和常见病用药被纳入集采,相关费用大幅下降,患者负担减轻。2023年我市国家集采药品共采购金额为7214万元,为医保资金和患者节约资金约8135万元。
目录“扩围”上新。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新增126种药品,其中含肿瘤用药21种、罕见病用药15种,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一大批“孤儿药”“天价药”纳入医保报销。如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诺西那生钠纳入医保后从70万/针降至3.3万元/针,依库珠单抗从过去每支2.06万元,到现在医保报销后,每支药品价格约千元。
供应“兜底”保障。推动国家谈判药品落地,在“淮南医保”公众号开通精确查询功能,患者可通过电话、微信预约购药;设立定点医药机构国谈药品购药窗口,实现患者外购药品“一窗通办”。今年一季度,共107人次通过“一键查询”功能精确购药,通过“一窗通办”结算1278笔医疗费用,药品总费用1329.1万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986.57万元;优化药品配送流程、打通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堵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率由81%提升至96%,切实保障基层药品供应;确定2家医院作为“兜底”医院,及时回应患者购药诉求。(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唐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