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我市持续推进“四好公路”建设

版次:A01  2024年06月0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张 鹏

“四好农村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淮南实际,我市组织起草并修改完善了《淮南市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总目标,深化思想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营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全市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1665公里,其中养护工程1245公里,提质改造42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村道安防工程377公里,危桥改造工程14座,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477公里,各项任务均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时序要求,按期完成。2021年,寿县获得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2023年凤台县获得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目前,寿县正在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申创工作。

为保证按期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四好农村路”新的建设目标任务,相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对部分任务进行了优化: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253公里,即:县道升级任务245公里,任务完成后二级公路及以上比例由6.29%上升至26%;乡道升级任务323公里,任务完成后三级公路及以上比例由6.71%上升至18.1%;村道拓宽任务381公里,任务完成后村道4.5米以上比例由15.35%上升至24%;村道白改黑任务304公里,均高于全省目标要求。目前我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交比例70%左右,力争2025年达到100%,提前两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85%的目标任务。我市乡镇城乡公交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比例,2027年将达到70%;

将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对于公路安全设施缺失路段,要求于2024年底前完成整改设置,确保应设尽设。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鼓励各地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具备客货邮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基本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全覆盖。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路+”融资模式,推进“四好农村路”与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宿康养、资源开发、特色小镇、电商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表示,鼓励县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一体推进项目建设实施,用好用足资金政策支持,确保各项任务全面优质落实落地,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