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更美好的生活。长三角区域是我国人口流动规模较大的区域,必须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绘长三角民生福祉“同心圆”。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苏皖合作示范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企一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群众在家门口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长三角一体化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跨区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供给,完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破除人才流动中的制约因素,协同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消除地区间人才评价壁垒,进一步深化落实专业人员职业资格、技术职称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工作。
推进教育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教育底蕴深厚,为深化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推进基础教育互动交流,推进长三角高校院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共同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推进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体系,促进长三角大科学装置集群共建共享。优化选拔分流制度,调整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完善教育服务发展的机制,提升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匹配度。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加快推进医疗保障一体化。医疗保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之一。从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长护险延伸试点,到区域药品联合集采、信用就医,长三角三省一市医保部门以项目化推进医保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看病就医便捷度,推动实现长三角基本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接下来,要完善长三角医保协同发展机制,继续扩大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除了医保报销,还要促进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跨省就医体验更便捷。加大长三角医共体、影像中心、云上问诊平台等的建设,让人们“足不出市”便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深化区域人力资源协作,推进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长三角公共卫生联防联控。继续发挥长三角青少年心理健康联盟的作用,健全三级心理干预网络体系,引导优质心理咨询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心理咨询服务协同。
着力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长三角社会民生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老年人口共4789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长期护理保险异地结算等方面开展一体化试点,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推行长三角区域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模式。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尤其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科学规划、整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培育规范养老服务队伍,加快长三角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长期护理保险异地结算等方面一体化试点。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和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强化长三角跨区域林业联防联控、联动执法机制,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联合执法。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健全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完善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古村落保护、利用力度,协同建设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联合打造长三角国际文旅精品路线。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