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党员服务队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宋道勇

版次:A01  2024年06月0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岳张集镇党员干部为我们跨区作业的农机手们想得真周到,当路过镇政府办公大楼门前,就能看到《岳张集镇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中的红牌子,到各个村还有村党员干部热情接待,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住宿,在作业的时候还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把一瓶瓶清凉的矿泉水,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机手的手中……”

在凤台县岳张集镇金沟村方庄自然村一农户收割麦田里,一位带着防护眼镜的大个子农机手乐呵呵地站在联合收割机上,一边喝着村党员干部送来的矿泉水,一边很开心地说道。从5月20日开始,岳张集镇发出通知,要求全镇上下对“三夏”工作要立足一个早字、突出一个快字,不管天气如何变化,要把“三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了防止恶劣天气到来造成各种损失,抢收抢种是当前中心工作的中心,要求全镇23个行政村成立党员“三夏”服务队,由各支部的纪律监察员担任队长开展工作,各村党组织立即响应。

党员“三夏”服务队的首要工作任务是欢迎全国各地的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来岳张集镇参加夏收夏种,主动为他们提供住宿、就餐、饮用水方便。为了确保双方权益,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监督双方既不能漫天要价,也不许互相压价,按照随行论价的市场规律合理收费,还要求双方每收割完一亩麦子、机插一亩秧苗、旋耕播一亩土地,应当场付清一亩农机劳作的费用,深受农机手和农户欢迎。同时党员服务队针对各村烈军属、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留守妇女等困难户进行优先和优惠服务。

“我们老两口常年有病在身,几个女儿还在上学,当前学校又没有放假,家中实在是没有劳动力干活,收割耕种十分困难,是村党员服务队帮了俺家的大忙啊。”徐湖村困难户王超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悉,岳张集镇“三夏”期间供有260多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旋耕播种机投抢收抢种工作,截至5月底,全镇3.6万亩小麦已收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