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内血管出血,脑出血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护理,病情就会迅速恶化,最终导致死亡。所以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那么,脑出血患者术后如何护理呢?
1、严格控制血压。血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血肿的形成和出血部位。因此,在术后应注意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患者咳嗽无力,痰液难以排出而阻塞呼吸道,易引起肺炎或肺不张,所以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3、防止各种并发症。术后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应给予积极防治。
一、肺部感染
(1)预防:①病人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2至3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
②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合理使用抗生素。
(2)治疗:①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多饮水。
②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雾化吸入药物促进痰液咳出,或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
④肺功能锻炼: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出现咳嗽、咳痰时,应给予有效的支持性治疗。如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深吸气和深呼气等,以增强膈肌的活动能力,使肺泡有效地扩张和收缩,增加肺活量,使气体顺利排出。在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1至2周或遵医嘱卧床休息2至3周。在恢复期患者应继续进行肺功能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
(3)护理:①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至3次。
②经常翻身叩背、拍背以促进痰液咳出。
③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④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痰液阻塞的支气管而引起肺不张的患者,应及时吸出痰液或异物。
二、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发生的感染,其发生原因多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本身就患有泌尿系感染,另一种是患者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却被感染了。发生泌尿系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脓尿和血尿。
治疗方法:泌尿系感染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的,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一些抗生素来治疗。但在用药时应注意几点:
1.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裤和床单。
2.对于脑出血术后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进行。
3.不要憋尿。如果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憋尿,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褥疮
褥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长期卧床的情况。患者长期卧床时,会经常出现身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没有做好皮肤护理,就会导致褥疮的发生。因此,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1、要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并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同时还要及时更换患者的衣服和被褥,以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卫生。
2、要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由于脑出血手术后会引起体温下降,所以要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工作。同时还要注意经常检查患者的体温,避免出现体温过低而导致褥疮发生。
3、要对患者进行翻身,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而言,经常更换体位对预防褥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的营养补充。
4、要注意合理控制饮食。由于脑出血手术后会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此时如果不合理控制饮食就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褥疮的发生。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控制饮食,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5、要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卫生,还要做好皮肤的保护工作。
四、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出现呼吸道并发症、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问题,所以在术后要及时鼓励患者翻身,然后还要给患者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另外,要定期给患者按摩四肢,防止肢体的关节粘连,并且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脑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危害非常大。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康复效果。在脑出血术后一定要注意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五、高热
高热是指患者体温持续在38℃以上,持续3天以上,尤其是在急性期。它可以引起各种并发症,如高热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很大,体温高可以降低中枢系统对温度的调节功能。因此,对于高热患者要注意降温方法和降温速度。
高热也是脑出血的重要并发症,因此预防和控制高热对减少脑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高热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感染: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因素可引起机体发热,临床上常表现为高热症状。此时应加强环境卫生及病房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低体温:长期卧床或脱水药物治疗可使患者体温下降,如果体温降至正常,应立即进行物理降温。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等。但是使用物理降温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黏膜,以免冻伤和烫伤。
3、药物引起的发热:降颅压药物可引起发热,如地塞米松等;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等;激素如可的松等。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4、其他因素引起的发热:如手术后出现感染、肿瘤、肿瘤治疗及化疗药物等。这种发热有一定的规律,即一般先低热后高热,一般持续3至5天左右,有时也可长达一个月之。因此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处理。
六、瞳孔改变
1、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动眼神经麻痹、脑疝等。
2、瞳孔缩小:见于脑出血后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脑干或延髓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致呼吸暂停。或因颅内压增高,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而出现瞳孔散大,若伴有严重呼吸麻痹可致呼吸停止。
3、瞳孔固定:见于严重脑外伤后,由于脑疝压迫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出现瞳孔固定,一般在24小时内消失。若出现于24至72小时,多因严重颅脑损伤所致的脑疝或由于脑血管痉挛所致,应及时报告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瞳孔散大而不能恢复:多见于脑疝已形成或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出现瞳孔散大;若伴有脑干损伤时,瞳孔散大而不能恢复,应考虑脑干损伤的可能。如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作者单位系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