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芳华——闵行·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开幕

版次:02  2024年06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江淮河汉,华彩绽放;悠长古韵,赓续千年。6月1日,传世芳华——闵行·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在上海市闵行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闵行区人民政府、淮南市人民政府指导,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闵行博物馆承办,展出时间为6月1日至6月10日。

闵行江南农耕文明、海派都市文化特征鲜明,淮南具有“楚风汉韵、山水之城”的独特魅力,两地独特的文脉孕育出各具特色、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闵行非遗代表性项目计53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14项、区级36项;淮南共5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2项、市级30项。作为淮河流域重要城市,淮南地区孕育了“花鼓灯”“火老虎”“肘阁抬阁”等非遗项目,兼具北方粗犷豪迈、南方细腻动人的文化特征。闵行区本土文化既有都市时尚韵律又不失乡土淳朴风情,“沪谚”“马桥手狮舞”“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中海派特征明显。此次淮南展出了剪纸、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等非遗作品,其中剪纸作品《福禄寿》曾荣获安徽省第十三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银奖,寿州窑陶瓷《凤鸣陶瓷寿州窑黄釉刻绘梅花瓶》获第五届安徽省徽瓷奖陶瓷艺术大赛金奖。

据悉,淮南市与闵行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两地不断创新探索,持续深入推进合作共建。本次展览聚焦“长三角一体化”,精彩呈现了两地非遗保护高品质成果。今后,闵淮两地将继续坚持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共同谱写闵淮结对合作新篇章。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