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颈椎病大全,速收藏!

罗乾兵

版次:A03  2024年05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现如今在临床中颈椎病是比较常见的,中医学内认为颈椎病的出现,是因为身体经脉气血瘀阻而影响,导致颈椎疼痛症状频发。在生活中人们对颈椎病的关注度多,但是重视程度不高,对于病症的严重程度并没有清晰认知,所以经常会导致病情延误。对此本文针对中医治疗颈椎病大全进行简要普及。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因为颈椎间盘出现退化等,引起对于脊髓以及血管等产生压迫,出现颈椎病后会出现头痛、头晕、上肢麻木,以及四肢麻痹等现象。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导致瘫痪以及手臂无法抬高等问题,脖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姿势下均会出现不适感,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以及生活。

二、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一)针灸疗法分型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期间,针灸为最常见的治疗形式,运用针灸疗法分型治疗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颈椎病可以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在通过针灸疗法期间。会针对病症的类型不同,予以相应穴位进行治疗,例如针对颈型颈椎病,会为其选择风池穴、合谷穴、悬钟穴等进行针灸治疗,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以及病症。在实行针灸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病人不能处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的状态。同时怀孕的妇女也不能进行针刺,针刺期间要避开相关血管,避免对于病人血管产生损伤。通过针灸能够有效使血管痉挛问题得到改善,促进血液循环,使其疼痛得到降低。但是对于该方式不能够进行根除,会导致复发现象,因此还需不断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二)电针法

电针法是在针刺之上进行通电,在针刺进穴位之后,在留针期间通上相应电流,对于穴位产生刺激,进而能够有效使血液循环逐步增加。对于穴位的选择可针对身体病症的程度,以及疾病的类型进行选择,每次可选择4-6个穴位,然后针对病人的耐受程度,为其电流的频率进行设定,一般在每分钟120-300次左右,每次15-20分钟,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疾病。

(三)灸法

艾灸方式主要是通过艾炷或者艾条,在点燃后针对相关穴位进行熏灼,通过热力的作用,对于人体产生刺激,能够有效控制疾病。治疗颈椎病期间还会通过温针灸的方式,起到疏通经络、祛湿散寒的作用。在实行艾灸期间,会选择艾绒平铺,然后将其卷成圆柱形点燃放置在艾灸盒中,针对大椎穴、关元穴、气海穴等进行艾灸,能够有效对病症起到控制效果。同时也可运用温针灸的方式,在针刺后为病人提供艾灸,进而能够通过热力以及针刺的双重作用,使病情得到控制。

(四)拔罐

拔罐在临床中被称为吸筒法,是通过罐状的工具,通过热力将其中的空气进行排除,使其能够吸附在皮肤中产生瘀血,取病人风门、天宗穴等,然后选择玻璃罐或者是竹罐,将罐体吸在穴位上7-10分钟左右,然后将其一一取下,出现瘀斑以及出血最为适宜,每日一次或者每隔一日一次。为病人实行拔罐,十次为一个疗程。竹罐药水儿在制定期间可选择艾叶、木瓜、川椒、穿山甲、独活、红花、桃花、桃仁等药物各10g,以及乳香5g、没药5g,将其运用水进行煎煮,并将竹罐浸泡在药水中。然后在拔罐前将药水排出并冷却50度左右,针对病人拔罐时要避免出现烫伤。

(五)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在临床中被称为水针疗法,是通过针刺以及药物的共同作用下,使身体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可以取病人的阿是穴、颈夹脊穴、神经根型等穴位,然后取药物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250-500ug,能够有效针对病人神经起到营养的效果。也可为病人提供维生素E,能够有效使部分组织恢复供氧,消除水肿,以及起到止痛等作用。针对病人提供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使颈椎病出现的眩晕以及疼痛问题得到改善。在实行期间选取两个穴位,在对其穴位消毒之后进行针刺,然后针逐步回抽之后注射相关药物,进而能够起到治疗效果。

总之,在出现颈椎病后要及时进行就医,针对病症的程度为其提供相关治疗,有效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望江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