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的概率较高,在胃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腹部疼痛等现象,对病人的健康以及生命产生威胁。为保障治疗期间的效果,需针对病人予以护理,中西医护理在临床中均有不同的优势以及不足,将其综合运用可以有效令病情得到改善。对此,本文针对胃癌中西医护理等相关知识进行简要普及。
一、胃癌的中医特色护理
(一)消化道不良反应
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等问题,可以为其提供穴位针刺、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等方式,穴位针刺最常选用的穴位为足三里以及内关、中脘等穴;在实施穴位注射时可以选用黄芪注射液;耳穴压豆整体操作比较简单,病人也比较容易掌握,操作前对耳朵进行消毒,然后在耳部上选取相应的穴位,按照耳穴压豆操作流程为病人实施操作。
(二)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指血液细胞在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下逐步降低,因此可以为患者实施艾灸法及穴位注射等中医护理方式。其中艾灸法可以选用气海、关元、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起到补气养血,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使病人骨髓抑制的症状逐步地改善。
(三)贫血
胃癌病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中医学针对该问题,会为其实施归脾汤,取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茯神、酸枣仁等药物,将其做成药剂让病人服用,可起到健脾益气生血的作用。
(四)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患者每天会存在劳累的状态,经过休息也难以得到缓解。此时选用针灸与艾条灸护理操作可以使患者的疲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如针灸选择患者的足三里以及三阴交等穴位;艾条灸选择患者的神阙、上脘、气海等穴位,每次每穴灸10-15分钟。
二、胃癌的西医护理
(一)饮食护理
胃癌患者部分会选择手术治疗或是放疗、化疗的方式。各种方式的治疗均会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或食欲减退,放化疗期间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从而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要对其实施饮食管理等工作。在放疗之前要告知病人避免进硬食或辛辣刺激的食物,降低消化道反应,放疗后可以为患者提供维生素B以及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化疗期间要告知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在化疗前30分钟左右为其预防性地提供镇吐药物。
(二)围手术期护理
在病人接受手术期间,术前:(1)针对病人的病情实施评估,针对疾病的类型以及肿瘤的情况详细进行统计,可以综合各项结果,医护人员制定出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方式。(2)胃癌病人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因此可以为病人实施营养支持等操作,令病人的营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可以为其提供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3)病人在出现胃癌之后,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会出现多种负面性的情绪,这时需在术前与病人交流,做好心理疏导,令其可以积极地面对疾病。
术后:(1)对病人的体征进行检测,如果存在任何异常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2)病人在术后会因手术操作导致疼痛出现,因此需对病人的疼痛情况实施评估,然后按照不同程度的疼痛为其做好疼痛疏导。如果疼痛较轻可以通过看视频、转移注意力等形式缓解疼痛,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为其予以镇痛药物等。(3)术后病人的胃肠道蠕动降低,排气不畅等问题出现,因此可以为其实施腹部顺时针按摩,改善饮食等方式使患者胃肠道功能逐步恢复。(4)术后对病人的伤口要进行清理,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病人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同时要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降低伤口感染等风险出现,必要时可遵医嘱为病人使用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问题。(5)病人出院之后,要定期随访,了解病人的恢复情况,然后对病人的康复予以健康指导工作,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总之,胃癌病人在治疗期间,为其通过中西医联合护理之后,可以令病人的症状得到改善。但是在实施期间要针对病人的情况予以管理,保障病人的安全。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望江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