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巩固提升“亳州蓝”

版次:A01  2024年05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亳州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亳州市较好完成省下达约束性目标和力争目标任务,被省政府表彰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市。今年1—4月份,亳州市优良天比率为77.7%,同比增长16.9个百分点。

科技赋能,闭环管理。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亳州市坚持科技赋能强化监管。不断扩大“技防”覆盖面,在亳州车载、亳州管控、机动车遥感监测、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等系统基础上,新建覆盖全域的高塔视频监控、工业企业用电监控试点项目,安装660个高塔视频监控,实时识别推送火点信息;在650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5100个用电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应急减排响应情况。

亳州市构建了非现场智慧监管平台,整合空气自动监测站、高塔视频监控、建筑工地视频监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等数据信息,搭建集“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超标报警、指挥调度、网格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气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环境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闭环管理。

亳州市强化非现场执法,依托非现场监管平台预警,及时发送短信提醒企业负责人整改,形成“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守法企业无事不扰”的执法导向。自平台运行以来,通过非现场发现并处罚案件33件,查处未落实重污染应急减排15件。

多维发力,提升“气质”。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亳州市坚持多维发力促空气质量提升,推动城乡一体化防治,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乡镇空气站异常点位推送机制,依托89个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全天候管控全市1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今年以来,累计推送乡镇冒泡点位827次,及时排查整治污染源120个,实现市域内联防联控、城乡一体化防治。

实行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攻坚,亳州市坚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集中办公制度,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2024年以来集中办公督查组共排查整治问题372个。同时,与阜阳、商丘、周口等周边地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中药材初加工、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秸秆禁烧联合管控。

开展多领域排查整治,亳州市在“两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基础上,积极开展工业园区、建筑工地扬尘、“散乱污”企业等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深化建筑工地、工业企业、汽车维修等涉气领域治理,有力促进了空气质量的提升。

(记者 汝 平 通讯员 孙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