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

张卫阳

版次:A03  2024年05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肺炎支原体肺炎也被称之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它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等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很多人对于该病的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存在认知误区,不利于小儿病情康复,今天就为大家进行一个全面的健康知识科普。

一、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它对多种抗生素都不敏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等途径来感染人体。小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因此也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而且小儿呼吸道解剖结构特殊,其纤毛运动功能差,导致痰液排出不畅,这也容易导致肺炎支原体在呼吸道内滞留,引发感染。

二、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多为2至6岁儿童,其是3至5岁的幼儿,更易发病。

2.起病急骤:患儿一般都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一般在1至3周内痊愈。

3.发热:患儿基本上都会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至40℃,发热类型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4.咳嗽:患儿咳嗽较重,多为干咳,表现为少痰或无痰。

5.呼吸困难:还有的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发绀情况。

6.肺部体征:患儿肺部听诊有湿啰音、干啰音或哮鸣音。

7.全身症状:患儿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8.并发症:有一些患儿还可能会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肌炎、脑膜炎等。

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损害:肺炎支原体侵入肺部后,还会引起肺泡炎、间质性肺炎等病变问题,导致肺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肺不张、肺气肿等并发症。以上病变会对肺功能产生影响,让患儿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2.免疫系统损害: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对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刺激,引起免疫系统紊乱,有的患儿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低下,还比较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让病情加重。

3.心血管系统损害: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损害,如果情况严重还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除此之外,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血管炎,导致血管损伤,影响血液循环。

4.神经系统损害:有一些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引发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情况严重的话还可导致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5.生长发育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和代谢,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如果长期患病的患儿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发育迟缓一系列问题。

四、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1.病史:通过了解患儿的发病史、接触史、既往病史等,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2.临床表现:通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气喘等,可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学检测等。其中,血清学检测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依据,包括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检测。

4.影像学检查: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肺部炎症病灶,但也不是所有患儿都会出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五、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抗感染治疗:首选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具体疗程需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多为2至3疗程。

2.对症治疗:针对患儿的退热、止咳、祛痰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发热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痰液粘稠时可使用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气喘可使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支气管扩张剂。具体的药物剂量和使用频次需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咳嗽症状较重的患儿,一般是不建议使用镇咳药物的,以免影响痰液排出。

3.支持治疗:保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状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通过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等进行吸氧;同时注意补充营养,以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4.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肺不张、肺脓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六、如何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1.早期诊断:对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这样可以尽早明确诊断。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和治疗方案,实行个体化治疗。

3.规范用药: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避免出现滥用抗生素和过度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

4.加强干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儿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注意患儿的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

5.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等指标,这样便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七、日常,如何做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

1.加强个人卫生:需要教育、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

2.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患儿接触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以降低感染风险。

3.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4.定期体检:定期为患儿进行体检,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总而言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于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等健康知识,家长们都应该有所了解,还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平时生活中要让孩子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这也是预防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关键。

(作者单位系太湖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