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

陈玉生

版次:A03  2024年05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高血压引起脑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此类患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效果通常不够理想,手术治疗是目前很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症状、手术治疗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预防等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这一疾病。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与症状及常见出血部位介绍

1.病因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各种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高血压常导致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或者玻璃样变、点状出血和缺血坏死,使血管壁强度降低而出现局限性的扩张,继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在血压变化波动下或者在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下,如情绪激动或者过度劳累等,使血压骤然升高,有可能导致已病变的血管渗血或破裂。50至70岁高血压患者,男性略多。

2.症状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数在活动中和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少数也可安静下发病。一般无前驱症状,少数可有头晕、头痛和肢体无力,发病后症状可以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典型的症状为头痛、呕吐、肢体偏瘫、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痫性发作等,临床表现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3.常见出血部位及患者表现:

(1)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为常见,包括内囊区和外囊区出血,主要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等;

(2)脑叶出血又分为额叶出血、顶叶出血、颞叶出血和枕叶出血,主要表现为对侧轻偏瘫、癫痫发作、精神障碍、失语、对侧同向偏盲等等;

(3)脑室出血可表现为脑膜刺激征、昏迷、呕吐、针尖样瞳孔,预后大多不良;

(4)小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频繁呕吐、步态不稳以及同侧共济失调;

(5)脑干出血是最严重的类型,病人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去大脑强直,常常迅速死亡。

二、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脑出血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具体表现如下:

1.生命危险: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尤其是脑干出血,由于脑干是控制生命体征的重要区域,一旦发生出血,患者的生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2.残疾:高血压脑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等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在康复治疗后仍可能留下一定程度的残疾,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3.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脑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会对学习和工作能力造成很大影响。

三、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1.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此术式是通过在头部做切口,将血肿暴露出来,再利用吸引器将血肿内的血液抽出,以减轻颅内压力。此外,还可以对血肿周围的脑组织进行减压,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血肿较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适合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

2.微创穿刺抽吸术

微创穿刺抽吸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它是在头部进行微创穿刺,将一根细长的导管插入血肿内,之后通过吸引器将血肿内的血液抽出。微创穿刺抽吸术适用于一些血肿较小、颅内压不高的患者。

3.脑室引流术

脑室引流术是在头部做一切口,将脑室内的血液引出体外的方法,很适用于脑室内出血的患者,可以有效地减轻颅内压力,改善患者的病情。然而,脑室引流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颅内出血等,因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4.神经内镜手术

神经内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在头部进行微创切口,使用神经内镜将血肿暴露出来,再利用吸引器将血肿内的血液抽出的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神经内镜手术的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进行操作。

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要掌握!

适应症主要包括:

1.血肿较大,颅内压增高,导致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2.血肿压迫重要脑组织,如脑干、丘脑等,导致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

3.血肿引起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4.保守治疗无效,病情恶化的患者。

禁忌症主要包括:

1.全身状况差,不能承受手术的患者。

2.血肿较小,颅内压不高,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

3.血肿位于脑干等重要结构周围,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五、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风险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感染: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颅内感染,严重情况可危及生命。

2.出血:手术过程中也可能引发新的出血,也会加重病情。

3.脑水肿:手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会加重颅内压。

4.神经功能损害: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正常脑组织,导致神经功能损害,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癫痫发作、精神障碍及植物人状态等等。

5.死亡: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六、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如何预防?

为了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并发症风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2.术前要做好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术中严格控制出血和感染风险,尽量保护患者的正常脑组织。

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加强术后防护,以预防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较多,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治疗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在为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手术治疗后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特别重要,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和减少并发症。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便更加积极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单位系庐江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