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芦苇荡、鸟岛、果园、荷花淀景观引人入胜,经过持续治理,今天的东辰生态园,已变成集湿地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我们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旅游融合,走‘生态修复+文旅产业’的发展路子,在沉陷区水域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建设水上游乐区;将沉陷区进行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建成了现代农业观光区、科普教育区。”淮南东辰集团生态环境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积极推进“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模式。抢抓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建设机遇,立足采煤沉陷水面资源优势,在凤台县、潘集区等未稳沉沉陷区积极探索“沉陷区治理+渔光互补”模式,同步推进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和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绿色能源及生态农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探索对塌陷水面实施土地征收,给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并给予征地补偿,确保其“长远生计有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可利用开发水面光伏的沉陷区面积10万余亩,已利用2.3万亩,先后建成凤台顾桥阳光电源、潘集三峡新能源等一批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7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5亿度,未来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将占据全市发电量的“半壁江山”。
大力推进“采煤预沉陷监测+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模式。凤台县和潘集区针对本县采煤沉陷量大面广、稳沉时间长等特点,在采矿区范围设立若干个监测点,通过科技手段提前预判土地沉陷范围和深度,探索将采煤预沉陷区耕作层剥离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实现“即剥即用”。2023年11月,凤台县古店乡政府编制了《凤台县桂集镇顾桥煤矿预沉陷区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选取位于桂集镇淝西村张新庄沉陷区的耕地耕作层剥离,用于古店乡南芹村、米集村补充耕地项目,项目产生新增耕地面积69.86亩,实现耕地耕作层剥离“即剥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