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未成年人绕过监管开直播

杨玉龙

版次:03  2024年05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各大直播平台禁止未成年人开通直播权限,所有用户在开播认证环节需设置实名认证,防止未成年人入驻成为主播,并明确未成年人不能开播、不能和成年人一起同时出镜直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开播的情况,平台在收到用户举报核实后将永久收回其直播权限。记者调查发现,仍有未成年人成功避开了监管进行直播。

从法律层面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直播进行了明确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但现实中,未成年人绕过监管开直播的现象的确存在。

据媒体报道,有的利用家长身份认证,未成年人偷偷直播;还有的是,短视频形式目前成为不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运营账号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没有一律限制未成年人出镜,而是对其出镜所表现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如《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定,短视频不允许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容。通常不被允许作为广告代言人。

关于未成年人直播,我国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进行规制,但更重要是要将各项规定执行到位。如,网络服务平台切实负起法律责任,可以从账号注册、实时监控、应急处置、事后规范等多个环节加强监管。更应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牟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

同时,须借助法律惩治手段。诚如受访专家表示,未成年人直播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打击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事实上,确如其言。尤其,网信及公安机关等要通力合作,依法加强重点平台和应用的安全监管,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打击侵犯未成年人信息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家长的监护职责不容缺位。家长应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家长利用短视频带来的流量进行直播带货,可能会损害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到自己只是“赚钱工具”,对此家长当有正确认知。而且,应该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尤其是须防范孩子利用大人信息绕过监管开直播。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发力。尤其是,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提升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