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做校园规划时,我在校园南边留下一大片泥巴地。
泥巴地里什么也没种,也没铺草坪,就光秃秃素面朝天袒露在那里。后来从这片地里散漫地长出一些低矮的杂草,但和周边光洁的水泥路面和剪切齐整的绿化带相比,似乎显得很不协调。
但孩子们喜欢这里。一有空闲,他们三五成群散落在这片空地上,或是做游戏,或是捡个短树枝在杂草间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一段时间过去,我看到空地上被孩子们挖出了一些大小不一的坑,里面装着他们从别处采来的杂草、野菜和被风吹落的小树果等。甚至下雨天,一些孩子们还蹲在那里忙碌着,嬉笑着,脚上和裤腿上粘了很多泥水。
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那时没有水泥地,土路、土屋、土孩子,田野里散发着乡土气息,就连烧火的炊烟里仿佛也飘着土味儿。我们这些乡村孩子整天在土风里长,在土地里玩,挖土坑、和稀泥、摔泥炮,手上脸上头发上全是土,玩累了就随地躺下,似乎连梦里都留有泥土香甜的气息。
我二姨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她的一位邻居来找她,说她家的孩子和二姨家最小的孩子一样大,如今两个孩子都快两周岁了,二姨家的小子长得壮实,不到一周就满地跑了,而她家的孩子瘦瘦小小,到现在连爬都不会,快把她愁死了。二姨说,你那么娇惯孩子,恨不得整天抱在怀里,不让他下地玩,孩子不接地气,怎么能会走?再这样下去,孩子怕是要得软骨病了!你少抱孩子,多把他放地上,让他自己在那儿摸爬,等一段时间再不会走来找我!那邻居照做,孩子果然不久之后就会走路了。
亲近土地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喜欢在水泥地或铺得齐整的草坪上玩,而是选择把这片泥巴地作为自己的乐园,也许是因为这没有任何装饰的泥土地更自然、更接地气,也更契合他们的童心,能给他们带来天然的欢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