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是指血液透析,即针对不同类型血液疾病、中毒、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进行一系列措施。血液透析能够通过过滤方式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及代谢废弃物,以达到挽救患者的生命,延长其生命时间的目的。随着我国慢性肾衰、尿毒症等类型疾病的患者数量增加,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应用也不断增多,对患者及其家庭均带来一定的影响。血液透析除需要根据医嘱积极配合外,还需要对患者的日常照顾、护理干预进行重视,那么如何对不同类型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呢?
一、血液透析适用于哪些患者?
血液透析主要针对急性、慢性的肾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但并非只有肾脏损伤的患者才可以利用血液透析治疗,如果患者存在急性心力衰竭、难控性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胸膜炎、心包炎以及药物食物中毒,临床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对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能够帮助上述患者改善代谢水平,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或代谢废物,同时对异常升高的血液指标进行清除,降低血液中的炎症因子,以此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血液透析患者,其护理干预措施也有一定的差异,采取个性化管理的效果更高。
二、个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健康宣教。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如在对慢性肾炎、肾衰竭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需讲解慢性肾衰的相关知识,但针对尿毒症患者,其病情发展到终末期,除对其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终末期治疗相关知识讲解,使其更加科学地认识自身疾病、血液透析的治疗作用等,避免由于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期待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另对患者家属详细讲解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作用、优势,同时告知家属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需要重视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2.心理干预。除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外,还需要对其辅助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其负性情绪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原因,除疾病影响外,血液透析治疗费用、时间成本较高,日常生活受影响较多等,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包括情绪疏导、心理干预等进行干预。情绪疏导需在患者焦虑时减少与患者的宣教,利用更加轻松的方式与其沟通交流,避免增加患者的情绪压力,利用播放音乐、做简单病房活动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针对抑郁患者,则需要多利用鼓励性语言进行沟通,利用播放积极、乐观的视频和音乐的方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转移其注意力。如果患者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则在无法完全解决患者困难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与护理人员沟通,详细描述其日常的不适感,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使家属有意识地减少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利用积极的情绪进行干预。
3.生活指导。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对日常生活、饮食进行重视,避免由于生活、饮食习惯不良对患者疾病康复造成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需要避免高水分食物的摄入,控制日常饮水,避免高盐、高磷、高钾饮食,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的新鲜性,避免食用熏酱、辛辣、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避免对肾脏代谢造成更大的负担。同时指导患者不可熬夜、过度劳累,叮嘱患者日常做到科学作息,告知其积极复诊等。
总之,血液透析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需要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与管理,以保障其病情康复效果,加强患者的整体治疗体验,不但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还能够对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情绪压力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单位系望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