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香草是寿县特有的文化地理产品。寿县是楚国最后的国都,传说楚国人迁都时,为解思乡之情,特意从家乡带上香草的种子种植在寿县,寿州香草因此又名“离乡草”。这种草是两年生草本植物,茎圆、中空,高1米左右,叶对生,花柄长,形似芝麻秸秆,每年秋季下种,第二年立夏前后收割,剪碎后可缝制各类香荷包,用以除臭、驱虫、清热解毒。寿州香草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据当地人介绍,以前寿州香草只在寿县城内报恩寺东边的一片土地上生长,才会散发出馥郁的香味。寿州香草制作技艺2018年入选淮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州香包也是省内外知名的文旅产品。
5月21日,第二届寿州香草文化节在寿县报恩寺香草小镇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安徽鸿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安徽鸿康药业有限公司、寿州香草小镇承办。各地游客来到香草小镇,现场观看采收、烫草、窑闷、晾晒、制品等传统技艺,亲身体验寿州香草的独特魅力,尽情感受寿县非遗文化的精彩展现。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影报道
古城东北角是寿州香草特产地。
茎圆、中空的寿州香草。
人们在报恩寺旁收割香草。
吉祥如意的各色香包。
甩草。
用土灶柴火把水烧开。
工艺师们在制作香包。
踩草。
鸿康文旅寿州香草小镇。
烫草。
传统技艺颇具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