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的审视与思考

——读王小忠散文集《兄弟记》

版次:03  2024年05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孙功俊

《兄弟记》是甘肃著名作家王小忠最新出版的一部散文集,全书分上篇下篇和补篇。上篇讲述了一个大家庭里四兄弟分分合合的故事,同时对乡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和人们观念变化进行了描述;下篇则重点关注了移民的新生活与新希望;补篇是讲述父亲与他兄弟们之间的故事。

王小忠以自己与兄弟之间的故事为主线,叙述了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如今因为利益却彼此心存芥蒂,并引出当前乡村中存在的各种荒诞离奇的现象。家族兄弟们之间不再亲近,亲情变质、互相攀比、嫉妒、疏远、仇视等等。乡村出现的打工潮、土地荒废、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学校破败、亲情淡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质,村庄成了概念上的一个名词。“人和人相处的根基已东摇西摆,大家心里唯有对财富的渴求,已经看不到乡村曾经留给我们传统中的那种和睦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漠视以及功利主义的泛滥,导致了人的异化,加剧了人自身的精神危机与情感危机。

《兄弟记》中的四兄弟,虽然各自安家,但潜藏的生存压力始终不允许他们“躺平”。面对时代的变迁,他们每个人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我”是全书叙述者,也是从乡村走出去的“文化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情系乡土,与三兄弟存在着“砸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我”已经无法回到村庄,内心却无法舍弃故土。

文集中的大哥是新农村中有理想、敢创业的新一代,他善解人意,有着同情他人的传统美德。大哥的形象隐喻着上世纪90年代乡村中“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践行者。二弟在大哥这棵“大树”下乘凉,三弟虽能吃苦,因没有远大理想而变得吃老本。在当下许多农民选择不种庄稼,集体种植经济作物,终因贪心和缺乏头脑而亏得血本无归。三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我”虽是“文化人”,却也有苦衷。三叔、堂哥及家族里的亲戚,组成了乡村社会的关联纽带。在人际交往与日常琐事中,“我”发现了乡村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这让“我”产生了无限的忧思。作品中的胡林生是“我”的玩伴,是在党的惠农政策沐浴下逐步走向成功、年轻一代的代表。他勤劳、智慧、觉悟高,服从国家移民政策,趁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到瓜州打拼出一片天地,与“我”之间演绎了一场“阳关送别”。在岁月的磨砺中,他变得更加地坦荡直爽,重情重义。

全书没有重大的事件与尖锐的冲突,叙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而细节来自于人的种种表现。诸如乡村葬礼上的攀比、浪费,诸如过年走亲访友、亲戚团拜时的种种世相百态,以及兄弟间的金钱往来。乡村的转变恰恰都是从细节上发生的,现实物质利益的诉求,又与乡土文化心理纠结在一起,成为比经济负担更沉重的精神负担。书中的每个人都处在“被绑缚”与“想挣脱”的精神状态中,这种首先发生在家族、家庭内部的“撕裂”,造成了父母、兄弟、亲戚之间不可避免的血肉模糊、伤筋动骨的现实,然后才是伤口的重新弥合。

王小忠用倾诉的语气娓娓道来,在探触当代农村最疼痛,也最无力的文化症结时,又隐隐暗示了乡村走向新生活的希望和趋势。作家不断行走于城乡之间,乡村在时代大潮中不断发生着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命运也因此各不相同,作家在行走和观察中触发了更多的思考。王小忠是甘肃甘南人,千年前陇人的心肝断绝,千年后他在《兄弟记》里再次书写了陇人别样的心肝断绝。他说:“这是狂躁时代里的各奔东西、血缘和村庄故乡日渐模糊、但我仍然坚信最初的那滴血永远是最温热的。”

通过阅读《兄弟记》一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家对乡村世界变迁的细心体会与客观叙述,能够看到中国乡村民众在追求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中,承受着疼痛与肩负的使命,能够体味到朴素勤劳的乡村民众,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所经历的艰辛、所获得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家对乡村复杂人性的审视与思考,对亲情的渴望与维护,对友情的回忆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