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专题询问情况公告

版次:02  2024年05月1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更好地履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切实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促进我市制造业快速发展,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5月9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现予以公告。

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 黄坤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我市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8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实施制造业发展4个三年倍增行动,明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的目标任务。请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今年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张斌

为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上,重点是围绕“盯得住、盯得紧、盯得成”三个方面来着力。盯得住,就是实行新开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全年《招商引资制造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图》共收录签约项目455个,已开工313个,已投产149个。盯得紧,就是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目前,全市新建新投产培育库有企业129户,已投产企业53户,预计9月份前投产企业可达120户以上,将为完成今年规上企业培育任务奠定基础。盯得成,就是为投产企业快速成长不断赋能,实现快速升规。一季度全市已经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3户,预计上半年新增规上企业将达到100户。

二是推动制造业增长提速上,重点围绕“扩增量、稳存量、聚能量、提质量”四个方面来着力。扩增量,就是全力以赴抓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新增规上企业尤其是新增的新建新投产企业拉动制造业增长12个百分点以上。稳存量,就是坚定抓好存量企业的帮扶发展。通过抓好存量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存量企业全年新增制造业产值20亿元以上,拉动制造业产值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拉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聚能量,就是加强市县区园区及部门的协同发展,尽快补齐制造业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全面提升产业链招引水平,形成更多的增长点。提质量,就是激励企业创新创造优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问:市人大代表、田家庵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 嵇蔚

去年以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建设标准化厂房,目前已建成93万平方米,在建9万平方米。调研发现目前标准化厂房利用率不高,请问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标准化厂房利用率,使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答: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李群

为提高厂房利用率,推进“工业上楼”,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大数据等主导产业,精准推动产业链招商。今年以来,已签约标准化厂房项目11个,总投资10.7亿元。

二是加快低效厂房盘活利用。2023年已责令8家企业腾退低效利用厂房约6.2万平方米,盘活利用厂房面积2万平方米。下一步将继续加大项目履约监管力度,提升厂房利用效益。

三是合理规划厂房建设进度。统筹项目入驻和厂房建设时序,在厂房开始建设前即启动招商工作,现有厂房未充分利用前不再推进新的厂房建设,要形成有序滚动开发的局面。

四是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为企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汪敏华

自去年6月以来,我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全力发展,但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6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8.9亿元,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仅为3.1%,全市汽车制造业规模较小,未体现首位产业的带动作用,请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一步将如何做大做强首位产业?

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涛

我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招商专班,首位推进汽车产业发展,力争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锚定市委、市政府关于首位产业的发展目标,强化产业集聚、创新赋能、要素保障,不断提升产业首位度,力争2024年汽车全产业链营收增长60%。

一是加强整车(专用车)发展。2024年,支持陕汽淮南公司转型发展,积极扩大电动重卡生产规模;推进开沃新能源专用车、牛魔王新能源专用车等年内下线产品,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每周对接梳理新签约项目信息,建立动态更新储备项目库,对重点项目制定推进计划图,力争年内新开工30个、竣工投产25个。

三是加强“双招双引”。加强与整车企业合作,以我市寿县、凤台县、高新区、经开区等为重点承载区域,持续延链补链强链。通过供应链招商、以商引商、平台招商、驻点招商,办好一批推介、招引一批项目、促成一批合作。

四是加强整零协作。开展各类汽车产业对接活动,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着力构建相互赋能的产业生态。

五是加强产业创新。力争培育汽车领域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增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平台4个以上。    

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 甘露

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市财政拿出了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但在调研中发现还存在财政支持资金需进一步集中使用和加大力度等问题,请问市财政局将如何整合这些资金、资源,聚焦制造强市重大战略任务、重点产业发展,做好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以促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答:市财政局局长 唐兵

目前我们一直在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真金白银,重点是做好加减法,用好财政工具。

第二真情实意,重点是建立免申即享,重塑融资担保。

第三真抓实干,重点是完善政策环境,优化市场环境。

下一步,将做好扩量、提质、增效、协同四篇文章:

第一扩量,两个层面,即“资金+基金”。资金方面,围绕优化产业政策,集中资金支持制造业发展。基金方面,争取省级产业基金在淮设立子基金,让更多资金流向淮南产业发展。

第二提质,财政投入聚焦关键环节,注重运用科技、人才、金融等政策工具,力争资金精准滴灌。

第三增效,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持续优化政策设计,注重亩均效益挂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第四协同,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做好“四个服务”,围绕减税降费、政策兑现、科技创新、融资担保,主动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努力解决好企业诉求。

问:市人大代表、中电淮南谢家集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吴广武

近年来,淮南市出台了很多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都拿出了真金白银予以补贴。但是,政策执行部门、属地园区的政策宣传指导不够精准,没有做到分类指导,导致部分符合扶持条件的企业不能及时地享受到奖补政策。请问市政府办公室,有什么具体有效的举措,解决此类问题?

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胡德春

一是要加大产业政策的宣传。第一个就是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重点政策,进行专题式、集成式的解读,再一个是依托民营企业家的一些恳谈会,企业大讲堂,还有企业下午茶等,加大宣传力度。还要提升包保干部能力,把政策汇集成册,精准送到每一个企业,不断提升为企服务的精准性、便利性和时效性。

二是要强化惠企政策的精准兑现。通过惠企通等平台,持续地推进惠企政策的落实,确保惠企政策能够精准地供给对接,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是要深化公共政策的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把这项工作纳入营商环境的季度点评,树立实干导向倒逼责任落实。相信通过这些政策的精准兑现,能使淮南的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工委主任 邹方传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建设行动、规上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等。据了解,目前我市企业“两清零”工作还有一定难度,请问市科学技术局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两清零”工作顺利完成,以创新支撑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答: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刘银

一是机制化推进工作。按照已印发的《2023年度淮南市科技局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方案》,成立市县区服务企业专班,开展淮南市“两清零”攻坚活动,建立企业服务清单,实行清单式闭环化管理。点对点、面对面帮助企业厘清创新要素,重点解决部分企业不懂、不会、畏难、不想做的问题。

二是建立“两清零”台账。做好“一企一策”台账,根据企业的财务情况、人力资源、科研立项、平台建设、辅助账等,按照“研发费用八大类”来归集研发费用,建立辅助账,每月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数据。

三是指导企业凝练项目。常态化组织县区园区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指导其厘清研发要素,挖掘研发需求,明确研发方向,确立研发项目,完善研发制度,规范研发管理。同时指导企业规范研发费用辅助账,实事求是归集上报研发费用。

四是指导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指导8家新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按照省企业研发中心五有标准完善制度,规范开展工作。同时指导企业以研发中心为平台,开展对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对接外部资源,助力解决一些企业创新难题,推动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

五是培育提升。在“两清零”过程中,针对创新基础好、创新动力强的企业,匹配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指导专利申报、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申报省市各级创新平台。 

问:市人大代表、市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经济师、高级审计师 倪红艳

德邦化工作为淮南经开区的一个重点企业,2022年实现产值约2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但因为2023年发生了安全事故导致停产较长时间,特别是其技改工作只是缓慢地开展一些前期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请问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和帮助德邦化工尽快实施技改工作,早日实现满负荷生产?

答: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程启涛

该项目2023年8月正式开工,2024年4月对原设计方案完成优化调整,项目整体计划2025年12月底前竣工。

下一步,淮南经开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技改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服务工作。

一是坚持顶格推进。工委、管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坚持每周至少调度1次,及时协调解决德邦化工技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目前,集团副总坐镇淮南开展项目推进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在符合安全、环保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技改项目建设进度。

二是积极开展帮扶,力争快速复产。德邦化工爆燃事故发生后,管委会及时督促企业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全面落实落细整改措施。抓协调。经开区成立工作专班,积极稳妥做好后续有关工作,取得了群众的理解,维护了社会稳定。抓整改。经开区积极协调省、市应急管理部门,高质量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抓复产。在应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德邦化工已于2023年11月底复产。

三是强力做好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协调建行、徽行获批联碱安全环保节能提质改造项目一期组团银行贷款4.35亿元,为德邦化工提供2700万元的贷款担保。继续加强与建行、徽行、交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保障项目建设及设备更新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拆迁工作。德邦化工南侧征迁田东街道负责部分共计503户,现已登记选房413户,目前已完成选房工作,房屋测算、协议签订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经开区负责部分共计8户,现征迁补偿协议已全部签订完成,下一步将会同田家庵区加快推进德邦化工周边居民搬迁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