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睡眠障碍,拥有健康睡眠

张 静

版次:A02  2024年05月1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重要保障。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常常使得人们忽视了良好睡眠的重要性,导致睡眠障碍日益普遍。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睡眠障碍。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睡眠障碍的比例竟高达57%。不仅如此,睡眠障碍也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在一些城市2-6岁的儿童中,发生睡眠障碍的也占到27%-50%。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睡眠障碍是一种不健康的病态,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它是一种疾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今天我们从睡眠的机制与原理、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及促进睡眠的技巧等方面来了解一下关于睡眠障碍的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睡眠?

睡眠是每日一定时间内各种有意识的主动行为消失,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减弱,是一种自然的反复出现的生理状态,表现为静息、少动、行为反应消失、意识暂时消失、代谢减缓、可恢复。

二、睡眠的机制与原理

睡眠是一种复杂且动态的生理状态,是大脑和身体得以休息和恢复活力的重要过程。睡眠是由神经系统中的多个区域和神经递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中的大部分神经元会逐渐放慢活动,脑波变得规律而缓慢,进入到不同的睡眠阶段。根据脑电图和眼动图的变化将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睡眠)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大约每90-100分钟为一个周期间歇交替出现,每夜5-6个周期,前半晚以非快速眼动睡眠为主,凌晨以快速眼动睡眠为主。快速眼动睡眠是梦境发生的主要时间,几乎完全被生动的梦所占据,此阶段大脑活跃度高,眼球快速运动,并伴有脉搏、呼吸、肌张力和脑血流等方面的生理变化。

三、什么是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结构和功能紊乱,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或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和生理现象,表现为失眠、睡眠不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昼夜节律紊乱和异态睡眠。具体来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早醒、睡眠时间不足、梦游、夜惊、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睡眠时间紊乱等均为睡眠障碍的范畴。

四、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睡眠障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1、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等生理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睡眠的需求和睡眠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过度饮酒或饮食不健康等,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3、心理因素: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持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干扰大脑正常的睡眠信号,导致失眠等问题的发生。

4、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舒适程度对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嘈杂的环境、光线干扰、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干扰入睡和维持睡眠。

5、医源性因素:某些医源性因素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例如疼痛、呼吸困难、排尿频繁等,都会影响入睡和维持睡眠。某些药物或物质的滥用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例如,咖啡因、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过量会影响睡眠质量。

五、睡眠障碍的处理方法

1、寻求专业帮助:对于睡眠障碍,我们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做好相应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磁疗、音乐疗法、光照疗法等。心理治疗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和关爱,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减少对睡眠的恐惧和焦虑。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体,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磁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系统来改善睡眠。音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情绪和放松身体来改善睡眠。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睡眠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物和抗组胺药。抗抑郁药可以通过改善睡眠和抗抑郁作用减轻睡眠障碍。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苯二氮 类、非苯二氮

类等,可减轻焦虑、改善睡眠。抗组胺药可有效减轻过敏症状和改善睡眠。药物治疗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长。

六、生活中促进睡眠的技巧

1、睡眠环境优化:保持房间的温度、噪音和光线适宜,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凉爽的睡眠环境。

2、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持相对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等都是维护良好睡眠的关键。

3、控制刺激物摄入:限制咖啡因和饮酒,少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大量饮水,尤其是在晚上。

4、放松身心: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深呼吸、冥想、温水浴或温馨的阅读等,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促进入睡。

总结起来,睡眠是我们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并保持好良好的睡眠习惯。当遇到睡眠问题时,我们可以寻求专业帮助,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促进睡眠的技巧,我们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更好地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系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