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经济便捷的特性,电动自行车成为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最优解。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相当于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拥有“小电驴”。“小电驴”的“火爆脾气”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愈发严重,给相关管理部门、小区物业和消费者带来严峻的挑战。近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督促各地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
随着“小电驴”保有量的增加,其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解决“小电驴”上楼入户充电,成为解决公共安全的紧要问题。“小电驴”执意进楼入户,究其原因,一是侥幸心理作怪,相对于庞大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安全事故可能是小概率事件,有的车主对此心存侥幸,片面认为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二是贪图便利心理作祟,多数车主贪图方便,有的车主一步路也不想多走,不愿到充电桩充电;三是配套设施不足作梗,充电桩设置数量不能满足充电需求,室外充电桩建设不足,导致多数车主习惯在家充电,无视安全隐患,助长了安全隐患裸奔问题。因此,必须给“小电驴”“扎篱笆、系缰绳、紧笼嘴”,才能管好“小电驴”。
从思想上扎牢安全的“篱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落实疏堵设施建设结合。堵即增强“人防+技防”手段,除了人员巡防外,电梯内加装感应报警装置,提示居民不得将车辆进楼入户。疏即划设电动自行车停放专区、增设充换电设备、降低充电费用。同时指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和警示教育,提高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部分业主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占用楼道门厅乱停放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进行处置,确保每个环节都要有人管、有人抓、有人盯,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从管理上系好法治的“缰绳”。一是从电池国标实施上,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将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新国标实施后,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将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新国标实施,也将从电动自行车电池企业准入,到对生产厂家年审,再到电池的管理、维修和更换等,建设一个完整闭环,确保生产有许可、经营有资质、责任可溯源、产品可追踪、报废有去处。二是从日常管理上,2021年8月1日起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37条中明确表示,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各社区、各物业服务企业在公告栏或电梯内也长期张贴有“禁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等相关通知。但有不少人仍置若罔闻,执意推车进楼入户充电,滋长了“入户充电、人车同屋”乱象。
从监督上织密整治的“笼嘴”。各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巡查督查中,加大对物业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入户充电、占用逃生应急通道等行为整治力度,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向物业企业下达整改告知单,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指导物业企业选择合适的区域增设电动车充电设施,缓解业主充电难的问题。纵观电动自行车整个安全链条,存在生产、销售、停放、充电、管理等诸多环节。不管是哪个环节的失守,都会映射到末端就是电动车爆燃,且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从用户侧发力显然十分必要,但考虑到种种现实因素,很难指望人人都足够自觉。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唯有让质量可见,让责任可见,让安全可见,电动自行车才不会频频“惹火上身”、变成隐形炸弹,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让电动自行车成为市民出行的安全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