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绿色生态为底色,坚持规划引领、综合施策,聚力打造亲水、近水的城乡公共空间,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共生的和谐画面正不断铺展。
勾勒河湖岸线IP。我市编制的《淮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以淮河、江淮运河、东淝河、淠河、泥河、淠东干渠等“大河流”“大干渠”为生态廊道,以自然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源为节点,构建“两廊四带多核”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规划》将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焦岗湖、瓦埠湖、安丰塘、泥河等生态极重要极脆弱区作为市域生态保护核心,调整和修复生态与城镇空间相邻或冲突区域,有序退出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修复河湖岸线11.7千米、生态廊道8883公顷。
重构蓝绿空间IP。开展淮南高新区路网优化及建筑退让空间一体化设计工作,打通高压走廊、建筑退让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阻隔,通过水系串联、绿地整合重构蓝绿空间,新增以休闲游憩为主的独立绿道42.4公里,将沿街建筑风貌、景观设计、街道智慧设施等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托高塘湖良好的水质和优美的湖滨景色,将大通区王楼村绘制为水·村一体文化旅游精品示范村,沿线布局文化展示中心、研学基地、农旅服务中心、滨水休闲中心、CSA分享农场等重点文旅项目。
创建水源涵养IP。依托引江济淮二期供水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合六淮蚌城市供水水源工程(淮南段)两处重大引调水工程,启动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城乡供水一体化等4个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联通淮河干流、淠史杭灌区、采煤沉陷区等区域河湖水系,改造淠史杭灌区寿县片区、茨淮新河灌区淮南片区、永幸河灌区3处大型灌区和15处中型灌区,新建舜安、王楼魏咀中型灌区2处,水资源配置和再生水利用率显著提升。
筑建防洪排涝IP。坚持防洪、供水、灌溉、水生态保护等问题导向,编制《淮南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构建“一干十支护两岸”、城乡互联的水网体系。开展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峡山口段、峡山口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治理淠河、永幸河等11个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提升全市5处重点涝区排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