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武王墩出土文物风采 感受楚文化独特魅力

《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在市博物馆展出

版次:01  2024年05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图为游客在观赏武王墩墓出土的编钟。 本报记者 陈 彬 摄

本报讯 5月1日上午,《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武王墩发掘进展图片及部分实物临展》在市博物馆开展,首次展出“阜平君”铭铜虎座、编钟、编磬等部分武王墩出土文物,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往观展,零距离感受武王墩的独特魅力。据悉,此次展览从5月1日持续至8月31日,市民和游客可通过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观展,或前往市博物馆现场登记进行观展。

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20年列入“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24年工作要点,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武王墩墓现保存有主墓、陪葬墓、祭祀坑以及长度达148米的车马坑等重要遗迹,整个墓园占地2100余亩。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重点对主墓进行了发掘,已发现300余件木俑、成组的青铜礼器,椁盖板上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精美漆木器数量和种类空前。

武王墩与寿春城遗址遥相呼应,形成贯穿淮南市区西部的楚文化廊带,这一廊带范围内分布有大量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墓葬和中小型墓葬,是淮南地区重要的楚文化文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出土了大量珍贵楚文物。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为帮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厚重的楚文化,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市博物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了《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武王墩发掘进展图片及部分实物临展》,以文字、图片和部分出土文物等形式展现楚国的历史文化和武王墩墓发掘进展。(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