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产业方向 创新招引举措

——淮南高新区全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版次:A01  2024年04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吕天然 王诗尧 

2022年以来,淮南高新区抢抓省、市首位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政策机遇,明晰发展思想和路径,主动跟进、全力落实,两年时间招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3个,总投资约360亿元,涵盖上游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等项目,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清晰的发展方向路径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淮南高新区坚持整车带动,充分发挥整车对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整车+零部件”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引进了开沃、德力两大整车企业,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吸引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落地,形成集聚发展效应。坚持错位发展,专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与合肥、芜湖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实现错位、互补式发展,建立相对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坚持严格把关,强化项目准入研判,注重排除新能源电池等过剩产能企业,围绕具有市场前景的“三电系统”等细分行业,瞄准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以及掌握关键技术企业靶向发力,在确保签约数量的同时保证项目质量。

“我区目前已落地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3个,其中整车项目2个,零部件项目21个。”淮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整车项目方面,落户了淮南创维商用车、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其中淮南创维商用车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主要建设新能源专用车、无人驾驶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于2023年12月28日产品下线,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产。二期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试车跑道开始结构部分施工,计划2025年1月竣工。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设完成后预计实现年产10万辆新能源改装商用车的生产规模,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改装车下线,2025年5月全部建成投产。在零部件项目方面,共引进落户21个项目,涵盖了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电器仪表系零部件、车载显示、传动制动系零部件、铝板及铝制轮毂、汽车内外饰件等。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能够实现蓬勃发展,除了具有清晰的发展方向路径,还得益于该区创新招商方式、优良的发展环境和产业载体。在创新招商方式方面,淮南高新区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协会招商、基金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落地。该区组建了驻点宁波、台州、上海3支招商工作组和1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专班,与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开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专题招商推介。设立淮南市高新战新产业投资促进基金,参与设立淮南市兴淮产业投资促进基金,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合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4个项目落地。同时,该区通过在淮浙江籍企业,招商中介机构,德力、开沃等高新区整车企业等渠道引荐,积极承接上下游配套项目转移。在夯实产业载体方面,在充分利用已建成高新产业园1至3期共94万平方米产业发展载体的同时,重点打造合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作为承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载体,打造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集聚地。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淮南高新区实行为企服务联系包保责任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入驻到生产全过程面临的困难问题。做好金融服务,成立担保公司,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出台《淮南高新区2023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淮南高新区关于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快产业培育。

淮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加强产业研判,强化要素保障,优化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产业要素资源集聚,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